2020年05月12日15:07 來源:解放日報
有媒體盤點了《哪些場合,中國領導人說外語》,其中提到周恩來總理能說很多國家的語言。以下為摘錄:
俄語翻譯漏掉了一句,周恩來馬上笑著說,“還差一句呢”
談到周恩來的外語,外交部禮賓司前司長魯培新講了一個故事。一次,在外國駐華大使國慶招待會上,周恩來即席發表祝酒詞。俄語翻譯在翻譯時漏掉了一句,周恩來馬上笑著說,“還差一句呢”,翻譯立即給補上了。
周恩來能說很多國家的語言,英語和法語很好。因為曾經在俄羅斯養過傷,所以俄語也會說一些。
1921年底周恩來曾專門跑到英國,打算報考英國的學校,可見,當時他對自己的英語水平相當自信。周恩來閱讀英文報紙的習慣也一直保持到解放以后。
1936年6月,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在陝北第一次見到已經是中共主要領導人的周恩來。斯諾在《西行漫記》第二篇“去紅都的道路”中這樣記述了他與周恩來的會面:
這時突然出現了一個清瘦的青年軍官,他長著一臉黑色大胡子。他走上前來,用溫和文雅的口氣向我打招呼:“哈羅,你想找什麼人嗎?”他是用英語講的!我馬上知道他就是周恩來。我一邊和周恩來談話,一邊頗感興趣地觀察他,因為在中國,像其他許多紅軍領袖一樣,他是一個傳奇式的人物。
他個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結實,盡管胡子又長又黑,外表上仍不脫孩子氣,又大又深的眼睛富於熱情。他確乎有一種吸引力,似乎是羞怯、個人魅力和領袖自信的奇怪混合產物。他講英語有點遲緩,但相當准確。他對我說他已有五年不講英語了,這使我感到驚訝……
周恩來的英語聽力和警覺性在1972年1月時任美國總統特使亞歷山大·黑格將軍為尼克鬆訪華打前站時表現得淋漓盡致。當時黑格在會談中提到前蘇聯威脅的時候說:“The U.S.government is concerned about the viability ofChina”,章含之翻譯為“美國政府關心中國的生存能力”。章含之注意到翻譯過去后,周恩來沒說話,但顯然皺了下眉頭。
黑格走了以后,周恩來立即要求章含之找來各種版本的韋伯斯特、牛津大辭典查“viability”這個詞的意思。查了之后確實是“生存能力”的意思,周恩來再次會見黑格時,就當面指出黑格上次用詞不當,用這個詞中國不接受,因為中國不需要別人關心自己的“生存能力”。
盡管發生了“viability”的小插曲,尼克鬆還是順利訪華並簽署了中美聯合公報。在公報簽字后尼克鬆舉行了答謝宴會,最后特別贊揚中方的翻譯,並且拿出美國人的幽默感對章含之說她很出色,“翻譯我全聽到了,一個字也沒錯”。
除了毛澤東、周恩來外,很多老一輩革命家也很精通外語。鄧小平曾在法國勤工儉學多年,法語說得溜得很。朱德曾在德國學軍事,還與德國教官討論過游擊戰問題,他的德語講得相當流暢。
(王一 綜合自 《新京報》、《求是》、《黨史博覽》、《文史博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