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人民網首頁|頻道首頁|網站地圖
領袖人物紀念館>>周恩來紀念網

周恩來當年為何下令修改第一顆原子彈爆炸照片?

2020年04月17日11:01    來源:新華網

周恩來當年為何下令修改第一顆原子彈爆炸照片?

2006年6月5日至8日,中國科學院第十三次院士大會和中國工程院第八次院士大會在北京召開。著名軍事攝影家孟昭瑞老人一邊聽著會議廣播,一邊回憶起當年兩彈一星的研制,“創新思想一脈相承,兩彈一星就是最高的創新,史無前例。周恩來總理當年親抓國防尖端科技事業,嘔心瀝血。”孟老從一封40年前的批件親身感受到總理對科技事業的熱忱。

20世紀60年代,我國完全是獨立自主發展尖端科技。1964年至1966年,我國自行完成了3次核試驗,孟昭瑞作為當時少有的軍事攝影記者,是唯一一個全程參與3次核試驗拍攝的新聞工作者。1964年10月16日,他拍下的我國第一次核試驗照片,經過嚴格審查,在十幾天后得以發表,這就是那張著名的蘑菇雲照。而1966年10月1日之前,1965年的第二次與1966年的第三次核試驗照片一直未問世。

1966年,八一電影制片廠攝制完成了記錄我國3次核試驗成功的彩色紀錄片《毛澤東思想的偉大勝利》,該片定於當年10月1日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城市上映,並陸續在全國各地放映。新華社攝影部提議該紀錄片上映前,可在《人民日報》上配發3次核試驗的照片。新華社為此請示國防科委,國防科委副主任羅舜初同志以及有關業務人員專門開會討論,孟昭瑞帶去了3次核試驗中他拍攝的煙雲、火球等多幅照片。會上,他詳細匯報了拍攝狀況,會議結束時選出了4幅。

1966年9月30日下午5時,羅舜初同志給周總理寫了一個請示,內容為:

總理:新華社提出,為了配合公開放映我國一二三次核試的影片,它們要求發表有關核試驗的新聞圖片。現選了四張圖片,經研究不存在什麼機密問題。現將准備公開發表的四張圖片呈上,是否須要發表請審定。此致,敬禮!

【周總理批示】

同意發表

為保密,蘑菇雲圖片裁掉了地面部分。

當天晚上7時,孟昭瑞就接到總理辦公室的電話,總理軍事秘書周家鼎通知他,立即到中南海西門取總理的批件。在中南海西花廳總理辦公室,孟昭瑞看到周總理已用毛筆在請示上寫下“同意發表。周恩來,九·卅”。周秘書將批件交給他時囑咐:“趕緊發吧,總理同意了。”晚些時候,新華社攝影部的發稿編輯從孟昭瑞手中借走了4幅照片的底片。第二天,也就是10月1日,這4幅照片出現在當日的《人民日報》上。

為了保密起見,報上那幅1966年第三次核試驗的蘑菇雲圖並不完整,下面的地面部分被通通刪去,因為它可能透露蘑菇雲升空的高度。

40年前的這封批件,孟老珍藏至今,紙上羅舜初同志的鉛筆字還是那麼清晰。回憶起當年的情景,孟老感慨萬千,他真沒想到總理這麼快就把它批下來,而且工作如此認真細致,這麼一件事,他也要親自寫批示。但也正是這樣的精神,新中國才得以用舉世罕見的速度完成了兩彈一星的研制。

【核試驗·保密】

原子彈試驗鄧穎超不知

總理嘔心瀝血地抓兩彈一星工作體現在方方面面。孟老說,張愛萍將軍曾講過這樣一件事。1964年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后,他在總理家中匯報工作。匯報完后,鄧穎超同志埋怨說:“你們說了好長時間的事原來就是原子彈試驗,怎麼之前連我也不告訴?”張將軍笑著說,“總理說這項工作要保密,我也不敢違反紀律呀。”

這件事對孟老影響很大,“總理帶頭做保密工作,是我們的榜樣。后來我在實驗場兩次看到氫彈的當量是300萬噸,但這個數字公開之前,不管誰問我是多少,我都沒說過。”

【一句自信的誓言】

自己動手,從頭摸起

1960年我國初生的核工業面臨被扼殺的危險。

“周總理親自抓國防尖端科技事業,為研制兩彈一星,國家成立了以總理為主任的中央專門委員會。我認為,沒有他,新中國就不會在短期內研制出原子彈、氫彈,即使處於文化大革命中,中國還成功制造了第一顆人造衛星以及導彈核武器等尖端科技。”採訪中,孟老幾次滿懷激情地提到。

早在1956年4月,毛澤東在《論十大關系》一文中就指出:“我們有了一定的國防力量……還要有原子彈。在今天的世界上,我們要不受人家欺負,就不能沒有這個東西。”同年1月和11月,在中共中央召開的關於知識分子問題會議和八屆二中全會上,周恩來也闡明了這一問題。

此后幾年,在蘇聯的援助下,我國原子能工業有了初步發展,但1960年,蘇聯單方面撕毀所有中、蘇經濟技術合同,撤走全部在核工業系統工作的技術專家,帶走重要資料,使我國初生的核工業面臨被扼殺的危險。周總理說:“自己動手,從頭摸起,准備用8年的時間搞出原子彈來。”1962年11月,中央成立了以周恩來為首的15人專門委員會,形成了一個強有力的領導指揮機構。從此,原子能工業建設和核武器研制的步伐大大加快。

【一位盡職的調度】

親自詢問每次試驗

中央專委會成立兩年后,第一顆原子彈成功爆炸。

在中央專委會成立后的半個月時間裡,周恩來連續主持召開了3次中央專委會會議,用最快的時間解決了抽調干部組建工作班子、確定中國核工業的主攻方向、配調和進口技術設備以及制定出《1963年、1964年原子武器工業建設、生產計劃大綱》。“先抓原子彈”是周恩來提出的重大戰略決策。在中央專委會成立后的半年時間內,我國原子能工業各條戰線迅速形成了一支能打硬仗的隊伍,集中了包括鄧稼先、錢學森、朱光亞、王淦昌在內的中國最優秀的科學家,為原子彈的研制和生產提供了有力保証。

而周恩來則成為名副其實的原子彈研制和生產的“總調度”。凡是中央專委會決定的事,哪怕是一個關鍵零部件的生產,都採取會上當場拍板的方式,絕不拖到會下,由主管的部長負責,保質、保量、限時完成。決策做出后,周恩來還要派人不斷督促檢查,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中央專委會成立兩年后,我國第一顆原子彈就成功爆炸。

孟老回憶,每次試驗前,總理都要幾次與試驗場通電話親自詢問,態度非常謹慎。1964年10月16日,孟昭瑞在第一次原子彈發射現場採訪時,親耳聽到張愛萍將軍向總理匯報原子彈爆炸成功。爆炸中首先產生沖擊波,然后火球躥出,緊接著形成蘑菇雲,直到蘑菇雲形成,張愛萍才有把握地撥通電話向總理匯報,在場的人都聽到電話那頭總理焦急的聲音——“確定有把握嗎,准確還是不准確?”張愛萍隨即又詢問身旁的核物理專家王淦昌,得到了肯定答復,總理非常高興,在場的工作人員覺得受到莫大鼓舞。

【科學家·保護】

如果出意外我要找你們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航天火箭和核工業系統在第二年春天也被卷了進去。周恩來得知這方面情況后,極為重視,親自過問,全力保護成長中的國防尖端科技事業。他反復告誡有關人員:“這些單位是國家的絕密工廠、院、所,對國防建設和加強戰備極其重要,一定要保障其絕對安全,保証其連續生產。”“這些單位的文化大革命,隻能在業余時間進行,不准串聯,不准停產,不准武斗,不准奪權。”周總理竭盡全力地保護了參與我國尖端科技的技術專家和行政領導干部。他命令第二、第七機械工業部和科研院、所的軍管會負責人,採取切實措施,保護列入名單的科學家和干部的人身安全,並嚴肅提出:“如果這些人發生意外,我要找你們。”錢學森院士曾回憶說:“‘文革’中,我們都是受保護的﹔如果沒有周總理的保護,恐怕我這個人早就不在人世了。”

相關鏈接

【主持中央專委會議】

批准上海728工程

我國國防尖端科技事業在“文革”中並沒有停滯不前。1967年7月16日,我國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距1964年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隻有兩年零八個月,這個速度比蘇、美、英、法等發達國家都快。我國的“兩彈”試驗與國外相比,事故最少,成功率最高,耗資也是最少的。1970年4月24日,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發射成功。這一年,周恩來3次提出我國要搞核電站。

(責編:張鑫、唐璐)

推薦閱讀

光輝一生

全黨楷模

周恩來紀念場館

國內紀念地 海外紀念地巴黎戈德弗魯瓦大街 巴基斯坦周恩來路 巴黎花神咖啡館 朝鮮咸興周恩來銅像 德國柏林聯邦大道 日本嵐山詩碑 亞非會議紀念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