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駢邑安君
2020年03月24日11:56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1958年,周總理去十三陵水庫工地勞動。出發前有人建議總理帶個醫生去,被周總理拒絕了,他說:“到了工地一點也不能搞特殊。我即使有毛病,也應和大家一樣,請工地的醫生看看就是了!”周總理在工地勞動了一個多星期,和大家一樣,每天勞動八小時,從不遲到、早退。下班后,在食堂吃大鍋飯菜,和工人們在同一個澡堂洗澡,一點也不特殊。
應當說,“一點也不能搞特殊”是一面鏡子,折射出周總理嚴以律己、率先垂范的黨性修養和政治覺悟。作為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周總理以身作則、率先垂范,從不搞特殊優待,這種良好的職業操守和人格魅力,值得廣大黨員干部尤其是領導干部深刻反思與學習。
反觀當下,有些領導干部熱衷於搞“特權”主義,習慣於“官老爺”作風,在群眾面前盛氣凌人,“雷言雷語”不斷﹔有的利用職權,變著法子為配偶、子女謀取私利行方便﹔有的以“特權”為手段,吃拿卡要,貪污腐敗。毋庸置疑,對照周總理“一點也不能搞特殊”這面“鏡子”,我們有些領導干部應該感到羞愧。如果領導干部公私分明、嚴以律己,不擺官架子,不高高在上,怎麼會得不到群眾的擁護與愛戴?
因此,領導干部要端正好“官”念,當好自己的“監考官”,要經得起誘惑,絕不能拿人民賦予的權力,胡“揚”威風、亂“謀”私利﹔要常念思想上的“緊箍咒”,時時守住原則“紅線”﹔要始終保持清醒頭腦,“走在前頭”、做出表率,做到堂堂正正、一身正氣。
“心中為念農桑苦,耳裡如聞飢凍聲。”作為人民的“公仆”,領導干部要戒除“特權意識”,把群眾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以民生為本,視民心為根,做群眾的“貼心人”﹔要善於換位思考,傾聽群眾聲音,始終和群眾坐在一條板凳上,通過身體力行,扎實苦干,為人民掌好權、用好權、謀好利,以自身的實際行動贏得群眾的支持和擁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