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人民網首頁|頻道首頁|網站地圖
領袖人物紀念館>>周恩來紀念網

從周總理坐車不讓“盯梢”說開去

無聲漫步

2020年03月24日11:55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由於工作原因,周恩來常年四處奔波,汽車成為他必備的出行工具。按規定,總理出行有嚴格的安全保衛制度,出行時,前驅車、后衛車都要齊備。但周總理坐車的最大特點就是討厭前呼后擁。

“浪費,沒有必要。你去跟他們講,我不要這一套。像這樣還怎麼接近群眾?嚇也嚇跑了,影響很不好嘛!”這是周總理經常對警衛說的一句話。因此,在某些活動中,警衛車就悄悄地跟在周恩來的車后保衛,但周總理總能機敏的發現,每逢這時他就要抱怨,“你們不要搞這種‘盯梢’,我在重慶被跟蹤,有經驗,你們瞞不過我。說過了你們就該執行,為什麼還要悄悄跟著?浪費嘛,沒有必要。”但為了安全起見,警衛人員總是“不聽話”。於是,周總理經常突然行動,工作人員來不及通知警衛車,隻有一兩個隨行人員跟著,周恩來這時才會笑著說“這樣不是很好嗎,我就是要擺脫這種形式主義。”

周總理討厭前呼后擁,認為這是一種浪費、一種形式主義,認為這樣會遠離群眾。周恩來不讓警車“盯梢”這個故事是當今我們反對“四風”的歷史教本,也是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最好案例,從不同的角度,給領導干部以啟發。

首先,群眾的地位擺在第一位。坐車前呼后擁,周恩來“怕”的是嚇著老百姓,怕下基層成了“嚇基層”,沒有群眾會真正反映問題,領導干部也得不到基層真正的情況。時間一久,和百姓的感情就會越來越淡漠,魚水關系也將會走向僵化。當前我們開展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目的就是讓領導干部和百姓走的近一些、再近一些,百姓的話聽的真一些、再真一些,利民的事辦得實一些、再實一些。

其次,干部隊伍的作風不容忽視。坐車有人陪、吃飯有人請、稿子有人寫,這些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奢靡之風影響了我們黨的良好形象,讓我黨的優良傳統大打折扣。用周總理的話就是“形式主義”和“浪費”,准確概況了當前我黨在作風方面存在的問題。反對“四風”就是要讓領導干部從官僚的影子中走出來,改變原有的固化思維,真正做到平民作風、務實作風。

第三,要把自己放在正確的位子。領導干部職位的高低不代表在群眾眼中地位的高度,架子的大小不代表在群眾心中分量的輕重。周總理坐車不要警衛,就是把自己放在了平民的位置,不搞特殊。領導干部隻有放低身段、放下架子、忘記職位,常坐百姓的“矮板凳”,常做群眾的“小學生”, 才能真正在群眾心中樹形象、樹威望。

(責編:張鑫、唐璐)

推薦閱讀

光輝一生

全黨楷模

周恩來紀念場館

國內紀念地 海外紀念地巴黎戈德弗魯瓦大街 巴基斯坦周恩來路 巴黎花神咖啡館 朝鮮咸興周恩來銅像 德國柏林聯邦大道 日本嵐山詩碑 亞非會議紀念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