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人民網首頁|頻道首頁|網站地圖
領袖人物紀念館>>周恩來紀念網

周恩來一生在湛江僅有的15個小時

(廣東)苗體君

2020年03月05日10:24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紅廣角》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獨家發布,請勿轉載
  周恩來一生隻來過湛江一次,而且在湛江隻呆了15個小時,這短短的15個小時裡,周恩來都做了些什麼?讓我們拂去歷史的塵埃,還原50年前那真實的一幕。
  

1960年2月,周恩來(左一)在湛江市人民會堂觀看粵劇《寸金橋》后與劇組演員握手。

盛贊湛江像個“小巴黎”

1960年2月10日下午3時許,周恩來總理和夫人鄧穎超在廣東省委書記、省長陳郁的陪同下視察完海南島后乘專機來港城湛江視察,隨行的有海南區黨委書記林李明和總理辦公室主任童小鵬等人,當專機飛抵湛江上空時,周恩來憑窗鳥瞰,美麗的湛江深深吸引著他。

飛機降落后,周總理第一個微笑著走下舷梯,並伸出熱情的雙手, 同湛江地委第一書記孟憲德、書記處書記謝永寬、書記處書記兼專員莫懷、書記處書記兼湛江市委第一書記黃明德和書記處書記陳文高、張丕林等地市領導一一握手,並親切地逐個詢問他們叫什麼名字?多大年紀?什麼地方的人?何時參加工作的?當時,周總理得知在場的地方領導大多在40歲左右時,非常高興地說:“很好,你們年富力強,正是為黨工作的時候,應該為黨為人民多作貢獻。”此外,到機場迎接周總理的,還有在湛江籌備召開全國農墾工作會議的國家農墾部部長王震。

隨后,周恩來總理在陳郁、孟憲德等人的陪同下,乘車出機場進入湛江市的霞山區。沿途上,周總理透過車窗細心地觀察著這座城市的市容,慢慢地陷入了沉思中。湛江霞山區原來是個小漁村,清末法國人入侵並佔領了這裡長達45年,並給這座城市命名為廣州灣,因此湛江市區的街道、建筑物等深受法國的影響,與法國的首都巴黎很是相似,房子建在樹林中,顯得既幽靜,又雅致。第一次世界大戰后,因法國嚴重缺乏勞動力,蔡元培、李石曾、吳稚暉等與法國一些知名人士發起並建立了“華法教育會”,號召、動員中國青年去法國半工半讀。1920年底, 天津“覺悟社”派周恩來等人赴法勤工儉學,1920年11月2日,周恩來乘法國郵輪“波爾多斯”號啟程去法國,1921年2、3月間,經張申府、劉清揚介紹,周恩來在法國加入中國共產黨,並在法國生活了5年。周總理似乎找到了記憶中的40年前巴黎的影子,並不斷地對陪同他的湛江地方領導盛贊湛江像個中國的“小巴黎”。

關心湛江人民的生活及湛江港的建設

周總理的專車穿過霞山區開往距機場7公裡的海濱招待所,也就是今天的湛江海濱賓館, 周總理下榻在海濱招待所的7號樓。剛剛到招待所,就不顧旅途疲勞,直接步出廳堂與等候在那裡的湛江地、市委領導進行座談,周恩來首先關切地向他們詢問湛江地區的群眾生活、生產情況,還詢問了湛江國營農場開辦的情況。當周總理得知雷州半島群眾的一日三餐以吃番薯較多時,關切地對在場的人說:“喜歡吃番薯很好, 但還要種好水稻啊。”當時正值全國三年經濟困難時期,可見總理對湛江人民未來的生活極為關注,隨后他語重心長地要求湛江各級領導要帶領群眾搞好生產,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當總理聽說雷州半島過去風澇旱災比較嚴重,現已在沿海營造防風林帶,還修筑了鶴地水庫、雷州青年運河,堵海東北大堤正在加緊修建,橡膠生產形勢喜人時,顯得十分高興,並微笑著對在場的人說:“明天再到實地去看看吧!”

最后,總理詳細地問起了湛江港建設的情況。早在1955年7月,國務院第十四次全體會議通過了《關於建設湛江港的決定》,那次會議就是由周恩來總理主持的。按照國務院的會議決定, 同年9月,國家建委批准了湛江建設規劃,由國家建委、國務院建工部派出工作組,為了建好湛江港,國家還派出了來華的蘇聯專家組,到湛江指導工作。1956年5月1日,湛江新港開始投入使用,第一作業區第一、第二泊位萬噸級深水碼頭建成投產。在聽完湛江地市領導的匯報后,周總理根據國際、國內的形勢,對在場的人說:“隨著生產的發展,對外交往和貿易的擴大,以及國際形勢的發展變化,我們必須擴建新港,連接鐵路。同時,我們必須考慮到,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社會主義國家,有責任對世界被壓迫民族和人民給予必要的援助。援外物資需要一個良好的出海口,我想,湛江人民是會在這方面作出貢獻的。湛江港是個商港,援外物資專用碼頭不宜同商港連在一塊,地、市領導和港務局的同志要配合國家有關部門抓好專用碼頭的選址工作,盡快做出規劃並上報國務院。”周總理這些指示, 對后來湛江港的建設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后來,國家有關部委按照周總理的這次指示,決定在湛江調順島興建援外物資專用碼頭和礦石專用碼頭,編號為“652”工程,並於1970年5月建成投產,形成了湛江港第三作業區。1973年6月,國務院建港領導小組組長粟裕受周總理的委托,到湛江檢查協調建港工作,傳達周總理的指示,指出湛江港是南方乃至全國的良港和大港,要充分發揮它在國民經濟中的作用,抓好港口的擴建和配套建設。在周總理、粟裕等領導人的關懷和指導下,湛江港的規模迅速擴大。

指示湛江地、市領導對革命烈士黃學增的親屬多給予關心和照顧

周總理在與湛江地市領導座談時,特別提到30多年前曾同他一道開展革命工作的湛江人黃學增烈士,周恩來對地委書記孟憲德等人說:“湛江有個黃學增,第一屆農講所學員,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曾任瓊崖特委書記、紅軍瓊崖獨立師政委和廣東省委候補常委,1929年在海口市被叛徒出賣,被捕犧牲了,你們知道這件事嗎?他家裡現在還有什麼人?生活過得怎麼樣?黃學增是廣東甚至是全國的著名烈士,黨和政府要對他的親屬多給予關心和照顧啊!”

1900年9月14日,黃學增出生在廣東省雷州半島上的遂溪縣樂民區敦文村,早年就讀於雷州中學。1920年,20歲的黃學增考入廣東省立第一甲種工業學校讀書,1921年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1922年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1923年初發起組織雷州留穗同學會。1924年7月,黃學增從廣東省立第一甲種工業學校畢業,時值國共兩黨第一次合作期間,黃學增進入第一屆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學習,同年10月,周恩來從法國勤工儉學回國,經張申府推薦擔任中共廣東區委委員長兼宣傳部長,黃學增從第一屆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學習結業后任國民黨中央農民部特派員,在周恩來的直接領導下,黃學增先后到廣東花縣、廣寧等地組織和領導農民運動,成為廣東四大農民運動領袖之一,這期間黃學增與周恩來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1925年6月,黃學增參與籌備召開廣東省第一次農民代表大會,被選為廣東農民協會執行委員,參與領導全省農民運動。1926年1月,黃學增出席國民黨“二大”,被選為大會提案審查、農民報告審查委員會委員,向大會介紹《農民運動決議案》內容。不久任廣東省農民協會南路辦事處主任,積極領導陽江、茂名、化縣、電白、海康等縣建立農民協會,開展反封建斗爭,同時主持國民黨廣東省黨部南路特別委員會工作,由於成績顯著,黃學增被中共廣東區委稱為“南路農民領袖”。這期間周恩來到黃埔軍校政治部工作,黃學增隨即向周恩來引薦了一大批南路青年到黃埔軍校學習。

1927年4月,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后,黃學增隨中共廣東省委機關轉移到香港,任廣東西江巡視員,積極組織農民暴動, 以配合廣州起義。1928年春,黃學增任廣東廣寧縣委書記,4月任海南島瓊崖巡視員,並成立了瓊崖蘇維埃,開展土地革命並組建中國工農紅軍瓊崖獨立師,黃學增任政治委員,黃與師長梁秉樞積極配合,使瓊崖中共黨組織的力量得到恢復和發展,紅軍也擴大到3000多人。是年底, 瓊崖特委機關遷到海口市,1929年3月,瓊崖特委機關被國民黨特務破壞,黃學增隱蔽在海口繼續堅持工作,並重建瓊崖特委。1929年7月, 由於叛徒出賣,黃學增在海口市福音醫院被捕,面對國民黨軍警的威逼利誘,黃學增堅定地表示:“我是共產黨員,相信共產主義能夠勝利, 為勞苦大眾的解放而奮斗是無尚光榮的事。今日被捕,要殺便殺,死也要死的清白!” 7月底,黃學增被害於海口市紅坎坡,時年29歲。得知黃學增不幸犧牲的消息后,周恩來十分難過。

周總理神情嚴肅地對湛江地市領導作出了特別的指示。根據周恩來總理的指示,湛江地委迅速作出了三項決定:第一、將黃學增烈士的遺孀蘇蓮送進遂溪縣革命烈屬敬老院,並派專人照料,讓她安度晚年﹔第二、安排黃學增的胞弟黃學思為遂溪縣政協委員,每月定期給予生活補貼﹔第三、拔專款修建黃學增故居和紀念亭,陳列黃學增的革命事跡, 供后人參觀和學習。

欣賞粵劇《寸金橋》與演員交流並合影留念

周恩來到湛江的當天上午,湛江地委突然接到廣東省委的電話,說周總理將從海南到湛江視察,湛江地委的領導心情格外激動,他們認為周總理日理萬機,經過請示決定適當安排一些輕鬆、愉快而又有意義的活動,讓總理得到較好的休息。湛江地委迅速召回在徐聞演出的粵西粵劇團,臨時決定當晚在湛江霞山人民會堂為周總理一行演出大型粵劇《寸金橋》。

《寸金橋》以清末遂溪人民英勇抗擊法國強租廣州灣的故事為題材,從1898年至1899年歷時11個月的英勇斗爭,迫使法國把“廣州灣租界”,西線從遂溪縣線附近的萬年橋后退30華裡,以文章河為界。為紀念這次反侵略的勝利,1925年,遂溪縣麻章人民群眾在河界上建新橋, 取名曰“寸金”橋,寸金者,“一寸河山一寸金”,熱情謳歌人民誓死保家衛國的英勇的愛國主義精神。該劇由湛江人自編、自導、自演,是當時粵西地區唯一一部在全國有影響的優秀劇作。

演出前,湛江地委領導為總理的安全起見,曾考慮安排周總理、鄧穎超等不要當著廣大觀眾的面入座,總理辦公室主任童小鵬當即提出反對,他說:“總理歷來樂於同廣大人民群眾在一起,反對回避群眾,這正是總理深受人民群眾尊敬、愛戴的緣故之一,若按地委這樣安排,則有違總理的一貫作風。”但為了慎重起見,最后,湛江地市領導親自請示總理,周總理微笑著對地委的負責人說:“你們的用意我理解,可是,這樣安排不太好啊!這樣吧,我們就從前面入場,借這個機會同湛江的群眾打個招呼吧!”

當晚8時許,周總理、鄧穎超、王震、陳郁、童小鵬、林李明等在湛江地、市委部分領導的陪同下,慢步進入演出地霞山人民會堂,周恩來微笑著向在場的群眾揮手致意。在場的群眾事先並不知道是哪一位首長來看戲,一看是周恩來總理,他們不約而同地站了起來,流著激動的眼淚,用極其熱烈的掌聲歡迎周總理、鄧穎超。

9時左右,演出正式開始,為了便於向周總理解說劇情,湛江地委書記孟憲德特意安排曾參與修改審訂劇本的地委秘書長楊子江坐在周總理的身邊。周總理、鄧穎超夫婦並肩坐在一起,興致盎然地欣賞著已經多年沒有觀看的粵劇。周總理是江蘇淮安人,祖籍浙江紹興,學生時代是在天津度過的,鄧穎超出生在廣西南寧,祖籍河南,學生時代也是在天津度過的,但二人在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在廣東工作過,所以對粵劇均有不同程度的接觸和了解,周總理能聽懂粵劇中的對白和部分唱曲,鄧穎超不但能完全聽懂對白和唱曲,而且還略知一些粵劇裡的“西皮”、“二黃”之類的唱腔。因此二人看得十分投入,有時還隨著樂曲輕輕地打著節拍。同時生動感人的劇情也深深吸引著他們,他們為湛江人民的這段抗法愛國的壯舉而自豪。

演出結束后,周總理在孟憲德等人的陪同下,走上舞台,與演員們一一握手,並對演員的成功演出致以親切的問候和鼓勵。周總理走到該劇團團長譚天亮跟前特意停了下來,譚天亮擔任該劇的主角李鐘玨,劇中的李鐘玨是遂溪縣知縣,他組織團練義勇抗擊法國侵略軍,譚天亮將劇中主角李鐘玨那不畏強權、愛國愛民、正氣凜然的人物形象,表演得淋漓盡致,栩栩如生,周總理情不自禁對地譚天亮連聲稱贊,還對湛江地委的領導說:“這部戲劇不但編得好,而且演得好!”還用手指著譚天亮贊道:“這位演員演技老練,功底深厚。我看,他不僅能演好李鐘玨,還能演好林則徐!”最后,周總理與譚天亮等演員合影留念。

與農墾系統的領導暢談湛江的農墾事業一直到凌晨3點鐘

演出結束后,周恩來、鄧穎超一行返回下榻的湛江海濱招待所,這時夜已很深了,然而,精力充沛的周總理,心裡依然惦記著湛江的農墾建設事業,他立即召集在湛江的國家農墾部部長王震和廣東省、湛江地區、湛江市委及農墾戰線的領導,在海濱招待所會議室舉行座談,著重討論、研究開發粵西,辦好國營農場,發展橡膠事業等諸多問題。周恩來首先詳細地詢問了湛江地區的國營農場有多少勞動力?多少拖拉機?每天能開墾多少荒地?種植多少橡膠等情況,在座的湛江農墾系統的領導一一作答,周恩來特別對湛江地區橡膠業的開拓和發展情況最感滿意。為此,總理還作了幾點指示:“指標要訂得當,指揮要得法,既要積極發展,又要保証質量,做到種一棵膠樹,收一棵膠乳。”

湛江的橡膠種植事業開始於1952年,當年, 中國人民解放軍遵照黨中央和國務院的決定, 派出林二師和獨立團奔赴雷州,開始墾荒種植橡膠。作為國務院總理的周恩來打那時起,就一直關注著祖國橡膠事業的發展,從調配干部,安置轉業軍人和知識青年,增加機械設備,到產品管理、加工等等,周總理都親自過問。可以說湛江的橡膠事業凝聚著周總理不少的心血。時間不知不覺就到了凌晨3點鐘,但周總理毫無倦意, 還想繼續與大家深入研究湛江其他方面的工作, 王震、童小鵬、陳郁等為了總理的身體著想,紛紛要求他休會歇息,周總理見拗不過大家,與大家道別,臨別時,周總理再次對湛江地委的領導說:“你們一定要發展糧食,備戰備荒,進一步改善職工、群眾的生活。”

凌晨6點左右,周總理依依不舍地離開了湛江

勞累了一整天的周總理剛剛睡下不久,毛澤東主席的秘書打來電話,說毛主席已到了廣州,並請周總理盡快到廣州商量工作,總理的秘書童小鵬接到電話后,為了讓周總理多躺一會,就沒有立即將電話的內容轉告周總理,直到凌晨5點鐘,總理起床后,才將此電話的內容通知總理。

拂曉時,湛江地市領導紛紛趕到機場為總理送行,在機場上,總理十分歉意地說:“本來,我是打算在湛江逗留幾天,親自到堵海大堤、鹽場、港口、鶴地水庫、雷州青年運河等處去實地了解一下情況,並擬找個合適的機會同地方領導干部合影作個紀念的,想不到夜裡廣州來了急電,行程不得不臨時作了改變,心裡很感遺憾!現在,我隻好委托陳郁、小鵬和鄧大姐留在湛江多住幾日,代我多跑幾個點,到廣州后再把在湛江看到的轉告給我。時間已經不多了,我現在就要趕赴廣州。祝大家工作順利!”說完,他微笑著,依依不舍地與眾人揮手告別,湛江地市領導佇立在空曠的機場,目送著遠去的總理的專機。

飛機遠去了,雖然周恩來在湛江隻有短短的15個小時,但這一幕幕的畫面卻永遠留在了湛江人的記憶中。

(責編:張鑫、唐璐)

推薦閱讀

光輝一生

全黨楷模

周恩來紀念場館

國內紀念地 海外紀念地巴黎戈德弗魯瓦大街 巴基斯坦周恩來路 巴黎花神咖啡館 朝鮮咸興周恩來銅像 德國柏林聯邦大道 日本嵐山詩碑 亞非會議紀念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