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人民網首頁|頻道首頁|網站地圖
領袖人物紀念館>>周恩來紀念網

傘的記憶

——深切緬懷敬愛的周總理

李卉

2020年01月08日11:26    來源:淮安區報

記不清准確的時間,大約是10年之前,我在電視上看紀錄片,看到這樣一段並不很清晰的黑白影像:周恩來總理在視察農村時,站在一個緩坡上,面對群眾,正在大聲講話。此時突然下起雨來,他並未理會。旁邊的工作人員可能是看見雨越下越大,就拿過一把傘站在后面給總理打開。過了不到幾秒鐘,總理突然很快地轉過身,憤怒地搶下工作人員手中的雨傘,收攏丟在地下,轉過身,繼續對群眾講起話來。

這前后不到1分鐘的畫面,像刀刻一樣印在我的記憶裡。就是當時我也受到巨大的沖擊,我的眼睛不由自主地涌出了淚水,以致模糊了視線。

估計是限於當時的技術條件,紀錄片並沒有錄下周總理對群眾講話的聲音。后來我一直在想,看了這段錄影為什麼內心受到這樣大的震撼呢?

這個畫面,表現了周總理作為一個國家總理,心裡總裝著人民的偉大情懷。他看到面前群眾是站在雨裡,他就不能自己站在雨傘下。我們可以設想,假如這個時候拿了一批而不是一把雨傘來,總理肯定叫發給面前的群眾,直到所有的群眾都舉起了雨傘,他到最后才會拿上雨傘自己打開。

這個畫面,表現了周總理作為人民的好總理,始終把自己當作人民公仆的高尚情操。面對群眾時,他不是一個高高在上的“官”,而是為人民群眾服務的公仆。他沒有把自己置於群眾之上,不像是在對群眾講話,而是向一群人匯報工作,談自己的想法,因此不能容忍下雨的時候自己有人打傘,而群眾站在雨裡。他果斷而迅疾的動作,表明他一刻也不能容忍把自己放到群眾對立面的做法,盡管這不過是偶然情況下一個突發事件,工作人員也是出於愛護他的本能動作。他這個出於自然的奪下雨傘的動作,是他在講話過程中一個不經意的行動,恰恰是這個偶然的行動,把總理高大的形象表露無遺。

這個畫面,表現了周總理踐行群眾路線,把自己當作普通一員,共產黨員不搞任何特殊的忠誠誓言。群眾路線是共產黨始終保持先進性、保証執政地位、不脫離社會發展的重要保証,共產黨能夠從弱小走向強大,靠的是一大批共產黨員在黨旗下舉了手,就義無反顧奮勇向前。說到做到,言行一致,人民群眾才能堅定信心跟黨走。黨的政策,不僅僅是印在紙上,更重要的是要記在心上,變成行動。而黨的高級干部率先垂范,嚴格執行,又是全黨踐行黨的路線的重要保証。不在雨中打傘,是周總理把自己當成普通群眾一員,在群眾頭上沒有雨傘的時候堅決不打,堅決不搞特殊化,用行動做出、勝過千言萬語的誓言。

這個畫面,是表現敬愛的周總理和人民心連著心,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的最好實証。我們常說,一滴水中見太陽,一件小事見人心。周總理不打雨傘,是表明共產黨與人民共同面對風雨,不把自己和群眾分離開來,是對共產黨與人民群眾有著不可分離的血肉關系的最好詮釋。

一直到現在,我經常在想,那些下基層檢查怕濕了鞋,叫人背著的官﹔那些自己坐在涼篷下,檢閱面前站在毒日頭中群眾的領導﹔那些坐在小車裡,向站在風雨中歡迎的小學生招手的上級,在觀看這段周總理的紀錄片時,有何感想?

周總理在群眾面前收起了雨傘,卻是在每一個中國人心上撐起了一片藍天。他把一個普通共產黨員的崇高形象,永遠鐫刻在全國人民的心間。

(責編:唐璐、張鑫)

推薦閱讀

光輝一生

全黨楷模

周恩來紀念場館

國內紀念地 海外紀念地巴黎戈德弗魯瓦大街 巴基斯坦周恩來路 巴黎花神咖啡館 朝鮮咸興周恩來銅像 德國柏林聯邦大道 日本嵐山詩碑 亞非會議紀念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