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麗娜
2019年12月30日15:46 來源:重慶日報
車耀先。(紅岩聯線文化發展管理中心供圖)
“老板,有沒有拿手的好菜?”
“有的是,本店最有名的菜是板栗燒雞。請問你是要紅燒還是要清燉。”
“要紅燒,外加小米辣。”
“請客人到后廳一號雅間入座。”
幾句對話后,幾位來客就急急忙忙地到后廳去找座位了。
你以為這只是一樁生意接待嗎?那就大錯特錯了。這是革命同志用暗語在交流。
1927年,軍閥劉湘與蔣介石勾結,制造了“三·三一”慘案,大批共產黨人和革命志士遭到殘殺。此時的共產黨和一些傾向革命的團體還處在地下時期,如果公開身份就會被反動政府抓進監獄或被扣上反政府的帽子,因此他們秘密制定了一套聯絡暗號,如“紅燒”“小米辣”代表赤色、紅色,象征共產主義,凡能說出聯絡暗號“紅燒加小米辣”的,就是進步人士或革命青年。對上暗號后,他們會直接進入餐廳后廳的一號雅間,共同探討中國革命的有關問題,或是閱讀《共產黨宣言》《新青年》《民聲》等進步書籍或刊物,充分吸收革命的養分。
“這家餐館名叫‘努力餐’,主人就是紅岩英烈車耀先。”12月28日,重慶紅岩聯線文化發展管理中心文博副研究館員王浩向重慶日報記者講述了一段有關車耀先烈士的故事。
革命者隻要說出“一菜一湯”的暗號,餐館就會提供免費餐飯
1894年,車耀先出生於四川省大邑縣一個貧苦的小販家庭,早年參加了“四川保路同志軍”。1927年,蔣介石叛變革命后,車耀先離開部隊,於1929年在成都開設“努力餐”以聯絡各地的革命同志。王浩稱,之所以取名“努力餐”,一是希望革命同志努力加餐,健壯身體,好有精力與舊社會作斗爭﹔二是在這裡多看革命書籍,增加知識,好對舊政府鎮壓群眾的暴行口誅筆伐。
餐館創立之初,車耀先曾親筆在餐館牆壁上留下一副對聯:要解決吃飯問題,努力,努力!論實行民生主義,庶幾,庶幾!他經常提醒廚師:“庶民百姓到我們這裡來進餐,就要想辦法讓他們吃好,做到物美價廉。”根據黨的指示,車耀先以“努力餐”老板的身份作掩護,積極從事抗日救亡工作,“努力餐”也順理成章地成為革命據點。到店裡的革命者隻要說出“一菜一湯”的暗號,餐館就會提供免費餐飯。就這樣,“努力餐”接濟了許多生活上存在困難的革命者。車耀先等人辦事細致周到,在餐廳一號雅室中,到處放置四書五經和佛經之類的書籍。革命同志來了之后,車耀先便將秘密收藏的書籍刊物拿出來供大家閱讀。1929年,車耀先加入中國共產黨,並擔任中共川西特委軍委委員。
“九一八事變”后,在成都舉行的“國恥紀念大會”上,車耀先慷慨陳詞,怒斥蔣介石和舊政府的投降主義。他的言論和活動引起了“三軍聯合辦事處”頭子向傳義的注意,密令城防部隊深夜包圍“努力餐”,逮捕車耀先。但二十四軍中車耀先的同學及早通知了他,車耀先得以秘密前往重慶,轉赴上海躲避。半年之后,風頭過去,車耀先返回成都,先后在劉文輝的二十四軍和鄧錫侯的二十八軍擔任上校參謀、副官等,以此作為掩護,繼續做革命工作。1933年,他獲取敵人要搜捕的地下黨名單后,立即想方設法通知名單上的人及時轉移,為保護革命力量發揮了積極作用。
“努力餐”成為抗日救亡人士的活動中心
1937年1月,車耀先用餐館內兩間屋子作為編輯部辦公室,創辦《大聲》周刊。他用筆名發表了大量文章,揭露親日派挑動內戰的陰謀,積極宣傳抗日,反對內戰。該刊曾多次被國民黨反動派查封,不得不先后改名為《大生》《圖存》等,與敵人周旋。從1937年1月創刊到1938年8月23日停刊,共出刊61期,疾呼抗戰,反對妥協,成為當時四川抗日救亡運動的喉舌。
1937年,成都地區各抗日救亡團體骨干聯合成立“成都各界救國聯合會”,聯合會的日常工作和聚會就在“努力餐”。自此以后,抗日救亡運動不但可以統一行動,也加強了成都抗日救亡組織同全川各地抗日救亡組織的聯系。
“‘努力餐’還成了抗日救亡人士的活動中心,國內著名的抗日救亡人士大多相會於此。”王浩介紹,救國會“七君子”沈鈞儒、鄒韜奮、史良、李公朴、章乃器、王造時、沙千裡出獄后到成都,車耀先特為他們設宴於“努力餐”。沈鈞儒還曾陪同鄧穎超與車耀先會面。1940年,中華文藝界抗敵協會成都分會舉行馮玉祥、老舍來蓉的歡迎會,也在“努力餐”舉行。
周恩來總理親自為他題寫了墓碑碑文
1940年3月,國民黨反動派在成都制造“搶米事件”,造謠誣陷共產黨,車耀先等100余人被捕。
押往重慶后,車耀先最初被關在重慶望龍門監獄,國民黨的一個頭目對車耀先說:“隻要你供出成都‘搶米事件’是共產黨組織的,就可以讓你當四川省民政廳廳長,你看如何?”“我是一個小老百姓,我不知道是誰組織搶米,我也沒有那個福氣當官。”車耀先平靜地說。敵人見軟的不行,就施以酷刑,結果還是一無所獲。
1940年底,車耀先被轉押至貴州息峰集中營。在集中營裡,車耀先與羅世文兩人在獄中組建中共地下臨時支委會,團結獄中革命志士,與國民黨當局進行堅決斗爭。
1946年7月,車耀先及其他數十名革命志士被轉囚於重慶渣滓洞監獄。8月18日,車耀先同羅世文一道昂首走向刑場,國民黨特務將他們殺害於鬆林坡戴笠的停車場。新中國成立后,人民政府為車耀先舉行了隆重的葬禮,周恩來總理親自為他題寫了墓碑碑文。
“喜見東方瑞氣生,不問收獲問耕耘。願以我血獻后土,換得神州永太平。”王浩說,這首詠志詩實際上也是車耀先同志革命精神的寫照。今天,我們要學習車耀先同志寓偉大於平凡的革命精神,胸懷理想,不懈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