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人民網首頁|頻道首頁|網站地圖
領袖人物紀念館>>周恩來紀念網

周恩來稱鄧發是“工人隊伍裡培養出來的領袖”

2019年04月08日16:07    來源:新華網

  在廣東省雲浮市區雲城街城西榃石塘村,有一棟始建於清代的民居。每年清明和七一前后,人們紛紛來到這裡憑吊,紀念曾在這裡居住了14年的革命烈士鄧發。在鄧發故居附近,還建有鄧發小學和鄧發紀念中學。

  鄧發,原名鄧元釗,字建釗,1906年出生在廣東省雲浮縣(今雲浮市)一個農民家庭。初小畢業后因家貧輟學,14歲到廣州、香港等地打工。1921年,先后在香港太古船塢和英國駐港兵艦上當工人,並參加了香港海員工會。隨著結識海員工人領袖蘇兆征,他開始接受革命思想,投身工人運動。

  1922年,鄧發參加香港海員大罷工,1925年參加省港大罷工,任工人糾察隊隊長,同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后參加北伐戰爭。1927年春,任中共廣東油業總工會支部書記。同年12月參加廣州起義,任第5區副指揮,指揮油業工人作戰。起義失敗后,輾轉廣州、香港、上海等地從事工人運動和武裝斗爭,任中共廣州市委書記、閩粵贛邊特委書記兼軍委會主席等職。

  1931年7月,鄧發到中央蘇區,任紅軍總司令部政治保衛處處長、國家政治保衛局局長,領導中央紅軍政治保衛工作。先后被選為中共蘇區中央局委員、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行委員、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1934年10月參加長征,任軍委第2野戰縱隊副司令員兼副政治委員、中央縱隊第1梯隊司令員兼政治委員、陝甘支隊第3縱隊政治委員等職。1936年6月被派往蘇聯,任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團代表。1937年9月回國,任中共駐新疆代表和八路軍駐新疆辦事處主任。1939年秋到延安,任中共中央黨校校長。

  1940年初,黨中央為加強職工運動的領導,調任鄧發為中央職工運動委員會書記。此后,他一直肩負解放區職工運動的領導工作。主持創辦《中國工人》月刊。1945年9月代表中國解放區職工參加中國勞動協會代表團,出席巴黎世界工人聯合會成立大會。

  1946年4月8日,鄧發與王若飛、秦邦憲、葉挺等同志由重慶返回延安途中,因飛機失事,在山西興縣黑茶山遇難,時年40歲。

  鄧發同志的一生,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工人運動緊密聯系在一起。他從一個普通的海員,成長為中國工人運動先驅和領袖。周恩來同志稱他是“工人隊伍裡培養出來的領袖”。

  英雄雖逝,革命精神代代傳承。多年來,鄧發故居共接待社會各界群眾15萬多人次,故居為社會各界提供講解近百場。2018年6月,鄧發故居設立了“新時代紅色文化講習所”。(新華社廣州4月4日電 記者周自揚)

(責編:唐璐、張鑫)

推薦閱讀

光輝一生

全黨楷模

周恩來紀念場館

國內紀念地 海外紀念地巴黎戈德弗魯瓦大街 巴基斯坦周恩來路 巴黎花神咖啡館 朝鮮咸興周恩來銅像 德國柏林聯邦大道 日本嵐山詩碑 亞非會議紀念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