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人民網首頁|頻道首頁|網站地圖
領袖人物紀念館>>周恩來紀念網

周總理親屬和身邊工作人員參觀周恩來故居

2019年03月06日07:42    來源:淮安區報

周總理親屬和身邊工作人員參觀故居

對駙馬巷內的一處院子來說,3月5日是一個特殊的日子。今年的這一天是院子的主人周恩來總理誕辰121周年紀念日,也是院子對外開放40周年紀念日。40年前,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步伐,周恩來故居正式對外開放。這裡,承載著無數游客對周總理的思念,在守望中走過了一個又一個春秋,代替房屋的主人迎來了一個全新的時代。

當日早上8點多,已有游客來到故居門前,想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再瞻仰一遍周總理的音容笑貌,再走一遍周總理兒時待過的土地。家住駙馬巷附近的劉奶奶一大早就在老伴的陪同下來到故居門前,她說:“故居剛開放時,我就來過了,平常也沒少來,今天是我們敬愛的周總理誕辰的日子,我就想過來看看。”

春寒料峭,但故居裡卻格外溫暖明亮。院內整齊地擺放著社會各界敬獻給周恩來總理的花籃,鮮花明亮了院子,也寄托了思念。來自各地的游客有序進門參觀,無數顆思念的心匯聚到一起,溫暖了院子。

周恩來家世家風圖片展區內,一位游客正在和家人視頻,“你猜猜我在哪裡?我正在周總理老家呢。”這位來自貴州的游客,第一次來到淮安,第一次走進周恩來故居。她特意選擇了3月5日這個特殊的日子來淮安,通過視頻連線和不能一起前來的家人分享自己的見聞和感受。

上午9點,故居迎來了一批特殊的游客——周總理親屬及生前身邊工作人員也選擇在這個特殊的日子回到周總理老家來看一看,睹物思人,以寄思念。從周總理出生的臥室到讀書的房間再到廚房,不需要工作人員講解,他們對周總理在這裡生活的經歷早已經熟記於心。站在院子裡的那口古井前,飲水思源,大家思緒泉涌,紛紛講談了自己和周總理的故事,講起了周總理為中華民族而無私奉獻、不懈奮斗的事跡,聊起了故居這40年的變化。

“我最早是1988年來的,那時候淮安發展還比較落后,故居也很簡陋。現在故居修整得越來越好,陳設內容也越來越豐富,不斷推出新的展覽主題,很高興看到故居發展越來越好。”周總理的侄女周秉德了解到故居已經接待游客3000多萬人次時說:“這個數字很可觀,說明有很多人是發自內心地敬仰周總理,願意來周總理的老家看看。希望故居能夠保護好、傳承好,接待更多前來瞻仰的人。”

為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故居傾情推出了《“大鸞騰飛的地方”——周恩來故居對外開放40周年圖片展》,用一張張圖片講述故居40年來的發展歷程和取得的豐碩成果。從1979年到2019年,周恩來故居共接待了全國乃至世界瞻仰群眾3000多萬人次,先后榮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中小學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全國百家紅色旅游經典景區”“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等榮譽。這些精彩華章,是周恩來故居“守護者”熱血與汗水的結晶,也是學習、傳承和弘揚周恩來精神的集中體現。

在展廳的“守護者”風採區,一位游客站在三代“守護者”照片前久久凝視,她指著第一代“守護者”照片說:“最后一排,左數第三個是我。”作為故居的第一批講解員,韓玲1978年考入周恩來故居,2010年從故居退休。“今天是故居對外開放40周年紀念日,我特地回來看看。”韓玲說,故居剛對外開放的時候,條件遠沒有現在這麼好,但那時候大家講奉獻,學習周恩來總理無私奉獻的精神,在工作上精益求精,營造了“比、學、趕、超”的氛圍,並傳承至今。

40年來,故居堅持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在傳承中利用、在利用中傳承。特別是近幾年,故居推出了以“家”為主題的系列展覽,有效地豐富、延伸了周恩來故居的教育內涵,充分發揮了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宣教作用。

“作為故居最新一代的‘守護者’,我們有著由衷的自豪和加倍的壓力,不僅會在弘揚、傳播周總理精神過程中充滿著尊重和敬仰,還會在學習教育中自加壓力、做好表率,傳播好周總理的精神和美德是我們光榮的責任。”剛接待完一批游客的故居工作人員金秋說。

院內,游客們正在工作人員的講解下重溫周總理的兒時生活、十條家規,了解故居40年的發展變化﹔院外,一批又一批的游客正排隊准備入院參觀。

大鸞騰飛的地方,思念不息。(嚴曼曼 韓峰)

(責編:唐璐、張鑫)

推薦閱讀

光輝一生

全黨楷模

周恩來紀念場館

國內紀念地 海外紀念地巴黎戈德弗魯瓦大街 巴基斯坦周恩來路 巴黎花神咖啡館 朝鮮咸興周恩來銅像 德國柏林聯邦大道 日本嵐山詩碑 亞非會議紀念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