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先念
2018年12月17日15:13 來源:人民網
恩來同志是值得人們永遠懷念的堅貞的共產主義者。他從1919年參加著名的五四愛國運動開始,經歷了許多艱難復雜而又光榮偉大的斗爭:中國共產黨成立,第一次國共合作,國民革命軍北伐,上海工人武裝斗爭,南昌武裝起義,白色恐怖下的地下斗爭,中央革命根據地反“圍剿”作戰,紅軍二萬五千裡長征,促使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實現第二次國共合作,全民族抗戰,抗日大后方的統戰工作,日本投降后國共兩黨和平談判,人民解放戰爭直至打倒國民黨反動派,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抗美援朝保家衛國,恢復國民經濟,進行第一個五年計劃建設,克服“大躍進”后的經濟困難,進行第二個五年計劃建設,而后就是“文化大革命”十年動亂。恩來同志終因心力交瘁,病重不治,於1976年1月8日逝世。這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歲月,正是被剝削、被壓迫、被欺凌的中國人民進行翻天覆地斗爭的年代,正是羸弱、貧窮、落后的中國開始走向強盛、富裕、文明的時代,恩來同志不僅從未間斷地參加了由黨中央和毛澤東同志領導的這些偉大而艱難的斗爭,而且毫無保留地把全部精力獻給了革命和建設的光榮事業,直到最后一息。
恩來同志在長期斗爭中,同黨內黨外的廣大干部和人民群眾建立了親密的感情。尤其在十年動亂時期,環境復雜而又艱險,他如同“在荊棘中潛行,在泥濘中苦戰”,幾乎耗盡了所有精力,做一切力所能及的工作:減少政治損失,維持經濟生活,保護廣大干部,支持正義群眾,改善對外關系,等等。恩來同志這種為共產主義理想無私無畏的獻身精神,在廣大干部和群眾中,以至在國際人士中,樹立了忠誠、親切、勤奮、堅毅、無私、無畏的崇高形象。當他逝世的消息傳出以后,數以億計的人痛哭失聲,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連續幾天自發出現前所未有的悼念人潮。1976年1月15日,首都百萬以上的青年和老幼婦孺佇立在凜冽的寒風中幾個小時,向他們最敬愛的人的靈車最后告別。有這麼多的人民群眾,自動走向街頭,以最深沉的悲痛,來悼念一位共產黨和國家的領導人,這是沒有先例的。這不禁使我想到,對於一個政黨來說,人民群眾的信任和愛戴,才是遠比鋼鐵還堅固的基座。有無這樣的基座,關系著黨的興衰存亡。對無產階級革命家來說,也是如此。
在這篇短文中,沒有必要重復闡述周恩來同志對黨對祖國對人民作出的巨大貢獻,以及他作為無產階級政治家、軍事家、經濟建設領導人、外交家等在各個方面所建立的巨大功績。歷史將記載這些功績傳之后世。我在這裡隻說幾點我的深切感受,也是值得我和大家一起學習的幾個方面。
周恩來同志是一位既有革命膽略又有求實精神的共產主義者。他在每一重大斗爭中,善於把兩者結合起來。他是非常務實的人,時刻不忘實事求是這一原則。每件工作,他都要弄清實際情況,考慮到前后左右,正反兩面,以及當前和長遠、國內和國際的種種條件及實際效果。他考慮問題的周密和細致是出了名的。我認為,作為一個國家領導人,處理重大問題,即使是自己負責的日常工作,謹慎一點,周到一點,多花些時間和精力作調查研究,反復醞釀和討論,是必要和值得的。恩來同志的這種認真處事的踏實作風,來之於他對黨、國家、人民的事業絕對負責的態度。共產黨人,首先是領導者,對人民的事業要負責任,這是根本的一條。恩來同志的這種求實作風,與他的謙遜也有很大關系。即使在工作很順利很成功的時候,他也沒有一點驕氣。這確實不是容易做到的。有豐功偉績的偉大人物,也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現在,我們的任務更重了,工作更復雜了,也就更應象恩來同志那樣,堅持求實態度和謙虛謹慎的作風。
周恩來同志另一個突出的長處是善於團結人。他確實能夠做到團結一切應該團結和可以團結的人。他的這個特點,在黨內早被承認,在黨外更為著名。同他在一起工作,很自然有一種安定團結的親切氣氛。長期以來,他並不贊成那種事事斗爭、處處斗爭的“斗爭哲學”,有時還加以抵制。當然,恩來同志所以團結最大多數,是為了同極少數敵人作斗爭,並以最小的代價取得勝利,因此這種團結是有原則的團結,有利於事業成功的團結。而那種動不動就斗爭、一斗又無邊無沿擴大化的做法,則是無原則的斗爭,有害的斗爭。這種“斗爭哲學”同馬克思主義的唯物辯証法毫無共同之點,是違背馬克思主義原理的。
我們黨和國民黨進行過兩次合作,又進行過兩次嚴重的武裝斗爭,最后取得了勝利。在兩次合作中,特別是抗日戰爭時期,周恩來同志在執行黨的又聯合又斗爭的策略中取得了杰出的成功。他那時獨當一面,在國民黨統治區團結了各黨各派和無黨無派的人士,包括國民黨中有若干民主進步思想的人士,以及贊成抗日的上層人物。同時,在青年學生、教師、工人、農民、商人等各個階層中,進行了深入的工作,影響、團結了大多數。這樣,使國民黨反動派積極反共、消極抗日的面目暴露無遺,在政治上陷於極其孤立的地步,喪失了全國的民心。與之相反,由於八路軍、新四軍積極同敵偽作戰,以及在抗日大后方的有效工作,我們黨則在全國人民中樹立了很高的威信,成為以后解放戰爭迅速取得勝利的重要因素之一。
周恩來同志是一位具有高度民主精神的共產主義者。他在黨內活動中,在同黨外人士共處中,以至在對外交往中,都使人感到他能平等待人,有民主作風。他在工作中,樂於同大家商量,傾聽各種意見。他聽了與自己不同的意見,即使是普通干部或群眾講的,都能認真考慮。對方的意見有錯誤,他也從不橫加指責,而是耐心聽完,然后循循善誘,用事實和道理闡明自己的觀點。對一個領導者來說,民主也就是多謀。多謀才能善斷,少謀易於武斷。這個道理,古人就常講。現在建設社會主義,實行改革、開放、搞活的政策,問題要復雜得多,重大的決策,多謀才能比較正確,少出差錯﹔出了差錯也能較快地發現和改正。在一定意義上,領導者多謀,才能調動廣大干部和人民群眾的進取心和向心力。我們共產黨人是講原則的,但發揚民主作風,傾聽各種意見,集思廣益,對我們的事業總是有好處的。
周恩來同志勤奮刻苦的工作精神,達到了驚人的程度。在“文革”以前的幾十年中,他平時每天工作都在12個小時以上,有時每天隻休息五六個小時,專心一意,日夜操勞。許多同志知道,在三年困難時期,為了保証城市人民不斷糧,他時常要為分配、調運、貯存糧食而工作到凌晨。他親自計算糧食庫存和調進、調出的數量,親自給省市的領導人通電話,不得到妥善處理就不休息。我們常說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怎樣才是全心全意?我看恩來同志是一個榜樣。到了“文革”時期,恩來同志工作更辛苦,往往夜以繼日,一天隻能休息兩三個小時,有時連半個小時的休息也得不到。他后來得了重病,是同操勞過度和精神郁悶分不開的。即使在重病期間,他仍念念不忘國家興旺,人民利益,干部健康等大事,用各種形式抵制林彪、“四人幫”的破壞陰謀。恩來同志要求自己,當天的事必須當天辦完,他數十年如一日,從未間斷。他時刻對工作傾注全部心力,是因為他對黨和國家的事業具有高度的責任感,對人民群眾具有高度的熱愛。中國共產黨確實因為有周恩來同志而增添了光榮,中國人民確實因為有周恩來同志而增添了自豪感。
周恩來同志是一個嚴於律己的人。他對別人要求比較寬,對自己則很嚴,一言一行都考慮到對黨的影響,對國家的影響,力求不使黨和國家受到絲毫損害和玷污。他的嚴於律己,特別表現在對待錯誤的態度上。大一點的錯誤,他真心誠意,再三再四地作檢討,一遇到機會就作檢討。對小的失誤,他也認真檢查。他做自我批評,決不強調客觀原因,首先著重從自己的思想、作風,從立場、觀點、方法,去找根源。他所領導的工作有了問題,首先自己承擔責任,決不委過於人,而且幫助有關同志盡快彌補損失。他的這種時時刻刻注意自我批評的好作風,在我們黨內是很知名的,受到許多同志的贊揚,認為是值得學習的榜樣。
林則徐有一副自勉的對聯:“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這用在周恩來同志身上,雖不完全,但可代表他的主要特點。恩來同志確實胸如海洋,容量極大。他堅持原則立場,則如千仞高山。而所以能如此,因為他胸中沒有私心,隻有黨的利益,國家的利益,人民的利益,隻有共產主義的偉大理想。
周恩來同志崇高的形象將永久銘記在中國人民的心中。
李先念
1988年2月5日
本文摘自《不盡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