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人民網首頁|頻道首頁|網站地圖
領袖人物紀念館>>周恩來紀念網

南京市12所小學學生深情誦讀紀念周恩來詩篇

2018年07月02日16:46    來源:中國江蘇網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紀念周恩來誕辰120周年”誦讀活動,自啟動以來,經過長達一個月的精心准備和遴選,6月28日在東南大學大禮堂進行庄重的匯演。此次誦讀活動共組織全市近30所小學的師生,以“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為主題,在校園內開展周恩來相關書籍的閱讀和朗誦活動,並通過網絡點贊和專業評委遴選,最終有12支隊伍殺入決賽。為了准備這次匯演,12支入圍隊伍對腳本反復修改完善,利用課余時間刻苦練習,精心制作視頻背景,全力以赴,奉上了一台精彩的演出。

  北京東路小學:深情演繹《少年中國說》

  為紀念周恩來誕辰120周年,北京東路小學四(7)班的25名同學深情演繹了《少年中國說》,爭做新時代的小主人。

  說起這次朗誦比賽,領誦葉夢晗深有感觸。她說,因為人多,想聚起來排練都很有困難。初賽前,她和小伙伴立下軍令狀,一定要殺進玄武區前十名,進入決賽。同學們都很積極,有個同學平時雖然表現有點散漫,但是排練非常認真、賣力。不少同學被他的表現感動了,排練時盡量不請假。

  陳佳妮說,第一次排練兩個小時,同學們覺得很累,但是,一想到還有很多競爭對手,又都鼓起勁來。陳想說,第一次排練時,最大的挑戰是跟不上節奏,聲音不夠洪亮,大家分析認為還是不夠熟練,默契程度不夠。陶承琨、王奕博都覺得,因為台詞比較長,又都是原創,所以背台詞花了不少工夫。因為熟能生巧,他們要啃背台詞的硬骨頭。

  朗誦除了台詞,還要有舞台表現力。楊新宇演過《七根火柴》微電影,他主動編排出揮手等動作,和伙伴的配合也十分默契。在他的帶動下,整個團隊的舞台表現力也越來越好。

  領誦葉夢晗是團隊的靈魂人物,她除了對自己要求高,還幫助小伙伴排除困難。她說,團隊的力量才是取勝的法寶。在她的帶領下,同學們的表現也越來越好了。

  南師附小:朗誦比賽第一名班級作代表

  南師附小五(4)班的全體同學深情朗誦師生共同創作的《追尋》,來緬懷謳歌周恩來總理,紀念周恩來誕辰120周年。

  “滔滔海浪,滾滾江水,巍峨高山,蒼茫大地,可有記憶?可曾銘記?”他們追尋,“每一處藍天、每一米陽光裡,依然充盈著他沁人的氣息!每一寸土地、每一縷波紋上,依然鐫刻著他不朽的名字”。他們懷念他的“廣闊胸懷,隱忍堅毅”,欽佩他的“大智大勇,至仁至義”。他們說:“永遠思念他——人民的好總理!”因為他希望“富強——為巨龍之騰飛﹔讀書——為中華之崛起!”他們還說:“今天,在南師附小的沃土上,學習博大的胸懷,高雅的氣質,梅花的品格,鬆柏的毅力。”“新的時代,日新月異,您的精神,時時銘記”。他們決心“永遠追尋著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

  “這首《追尋》應該算是我校師生共同的原創作品,結合了同學們的思想和老師的文採。”大隊輔導員董艾青老師說道,“全校進行誦讀比賽,獲得第一名的班級作為代表又參加了這個比賽。”據董老師介紹,南師附小之前號召同學們讀了很多關於周恩來的作品,然后又結合同學們在南師附小校園生活的一些經歷感受,根據同學們思想創作出對周恩來總理感情深厚的詩作。

  立賢小學:學生寫詩紀念周恩來

  “中華上下五千年,豪邁英雄萬萬千。秦皇漢武,唐宗宋祖……我們時刻准備著,不辜負祖國的希望,為了我們的中國夢!”伴隨著抒情或激昂的背景音樂,立賢小學六(1)班的全體學生用真摯的情感將這首他們自己創作的詩歌完美展現給觀眾們。

  “我們和孩子們在認真努力工作學習之余,以充滿激情和創造力的精神開展了豐富多彩的詩歌朗誦會活動。”孫曉璐老師告訴記者。活動中,同學們閱讀相關書籍后紛紛開展讀書交流會,師生們共同深入了解了周恩來的豐功偉績,深刻領悟了周恩來精神的內涵,感受並學習偉人的崇高精神。六(1)班班長表示:“少年兒童是祖國的未來,我們一定要接過先輩的接力棒,努力學習,增長本領,為建設祖國貢獻力量!”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是周恩來總理在少年時代立下的宏偉志向,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此次活動號召同學們在總理的精神指引下樹立為國爭光的理想與信念,激勵了孩子們刻苦學習、為了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的決心!

  鎖金一小:全校征集吟唱高手

  自3月底以來,鎖金村第一小學向全校師生發出“江湖召集令”:征求吟唱高手、繪畫高手、科創高手。其中,吟唱高手的征求就以“紀念周總理誕辰120周年”的詩歌朗誦為主要形式,各班利用班會、晨會的時間一起了解周總理的事跡,一起有感情地誦讀關於周總理的詩歌。

  經過激烈的角逐,每個班都涌現出許多吟唱高手。很快,以六年級同學為主要隊員的吟唱隊就順利組建完成。關於周總理的朗誦詩歌也選定為《我願做總理胸前那枚小像章》。為此,學校還聘請了校外輔導員黃磊老師每周三次來給吟唱隊員們進行輔導。在黃老師的精心指導下,孩子們取得了突破性的進步。

  瞧,現場朗誦表演專業范兒十足,同學們聲情並茂、慷慨激昂地表達了對總理的敬愛之情!尤其4名領讀,聲音洪亮、娓娓動聽。對於這樣優異的表現,徐越老師說:“孩子們很努力,也很享受這樣的活動。我們願意積極為孩子搭建舞台,希望為他們今后的幸福人生添磚加瓦。”

  梅山二小:深情原創周恩來詩歌

  梅山二小師生為敬愛的總理獻上了一首深情而雋永的詩歌。周密、張旋老師傾情創作《周總理 您從未離去》。這篇作品字字泣淚,句句含情,在如歌追憶中緬懷周總理的溫情,在崢嶸歲月中歌頌總理的偉大,在無限未來中發揚總理的精神。

  比賽前一周,吳愛晴、施慧老師悉心指導學生排練,一聲一腔,一舉手一投足,都精益求精,要求盡善盡美。16位參與朗誦的學生,帶著對總理的滿腔崇敬與熱愛,一起踏入歷史的天空,走進周總理的世界,在歌詠中表達對總理的無限緬懷與崇敬,在舞台上吐露自身的無限希冀和展望。

  他們對自己嚴格要求,用心揣摩,反復排練,力求最佳,就宛若總理所鐘愛的寒梅,勇敢堅強,宛若我們校園中所點綴的小梅花,自信美麗!梅花朵朵映朝霞,沐浴恩情憶恩來,在周總理深情的注視下,梅山二小師生一定會像梅花那樣自然生長,傲然綻放!

  石鼓路小學:二三年級娃娃出色演繹

  作為秦淮區代表,南京市石鼓路小學40名同學,精神飽滿地走上東南大學大禮堂的舞台,加入紀念周恩來總理誕辰120周年誦讀活動的決賽方陣。

  背景樂緩緩響起,“春天,我到桃花垠看您,看您豐碑的形象,聽您笑音的爽朗……”孩子們用稚嫩又深情的聲音,一字一句呼喚著周總理,表達了對總理的深切懷念。

  據了解,參加本次誦讀決賽的40名同學,都是石小二三年級的學生。“別看孩子們年紀不大,可在近兩個月的排練中,大家都克服了種種困難,充分利用課余時間,出色完成了本次決賽的前期准備工作。”石鼓路小學副校長金靚介紹,“孩子們在誦讀中了解周總理南昌城頭氣定神閑,長征路上破敵闖關,談判桌上巧斗奸頑……周總理不忘初心、堅守信仰的精神,深深印在了每個孩子的心裡。”

  金校長認為,本次紀念周總理誕辰的主題誦讀活動,“是一次朗誦,更是一次心靈洗禮、一次德育實踐,孩子們親身經歷,用心感受,決心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落實周總理‘為中華崛起而讀書’的凌雲壯志”。

  成賢街小學:原創腳本激發內生動力

  南京市成賢街小學的38名高年級同學,參加了此次誦讀比賽。

  背景樂緩緩響起,“今年我12歲,那年,您也12歲。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書生意氣從頭越,人生無處不青山……”五(5)班曹恭懿同學承擔領誦的任務,這次的集體誦讀活動,讓她感受到了一種莫名的、非凡的力量。“今年寒假,學校組織我們高年級同學參加由省文明辦、省教育廳主辦的‘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主題征文活動,很多同學獲獎,我們的雛鷹假日小隊也去過梅園新村紀念館,應該說之前大家對周總理的生平都是有一些了解的。”曹恭懿說,“這次的主題誦讀,我們准備了將近一個月,一遍遍地練習,一遍遍地追問‘你們為何讀書’,就漸漸地把自己融在了一字一句裡,也對周總理憂國憂民、鞠躬盡瘁的精神充滿了欽佩和敬意。”

  成賢街小學德育主任王婷婷老師肯定了曹恭懿的說法,在這個5月,成小38名五、六年級的同學,每天早晨7點40分到校,集體排練至8點30分,日復一日,刻苦認真。“我們學校對本次活動高度重視,全校13位老師組群分工,誦讀的腳本《百年情思 恩在將來》是團隊的原創作品,此外,制作PPT、配背景樂、指導朗誦,還有校領導的組織協調,所有人都是勁往一處使,這種團隊的合力實在太棒了,應該說是對成小‘人有其賢,人人成賢’理念的又一次展示!”王婷婷老師說。

  “同學們都非常投入,對於12歲的孩子,感知、理解偉人精神,將‘愛’‘責任’與‘擔當’契合在一起,打開了心靈的格局,激發了學習的內生動力。”王婷婷老師表示,這次的誦讀活動,有一種醍醐灌頂的意義,也將在該校各班的班會課中延伸。

  中央路小學:表演誦入情入境

  背景樂緩緩響起,時而激奮昂揚,時而沉郁凝重。中央路小學的“小秧苗們”精心展示了原創作品——表演誦《豐碑永鑄》。

  《豐碑永鑄》講述了一個真實的故事:有一年,河南的大水沖歪了鐵橋,周總理來到工地,脫下了外套,拉起了纖繩,和纖夫們一起,生生拉直了沖歪的大橋!“不能啊,不能啊,總理!”“這裡隻有纖夫,沒有總理!”“黃河記住,嘿嗖!黃土記住,嘿嗖!蒼天記住,嘿嗖!大地記住,嘿嗖!這裡隻有纖夫,沒有總理!”……來自六(2)班的萬思成同學擔任領誦,“在誦讀這段文字時,我的腦海裡首先映出了當時的畫面,千鈞一發、十萬火急,周總理心系群眾、永不分離的形象,立即鮮活起來。”萬思成說,這段表演誦,整個團隊19名小伙伴,個個都是全情投入,誦讀與舞蹈、配樂的完美融合,“就跟水到渠成一樣。”

  “今年是周恩來總理誕辰120周年,追思和學習他的崇高精神,學習總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壯志,閱讀總理那有些遙遠卻仍然溫暖心扉、振奮人心的故事,能夠點亮當代少年生命的燈塔,不怕挫折、積極向上、愛家愛國、志存高遠、責任擔當。”中央路小學校長林虹表示,這就是今天我們要帶領孩子學偉人的原因。

  林虹介紹,中央路小學以戲劇節為載體,開展誦讀講演活動,讀英雄的故事,立遠大的志向,存愛國的精神。“孩子們從一個個鮮活的故事走近總理,讓思想循著總理的足跡前行,例如今天我們誦讀《豐碑永鑄》,有畫面,有故事,有情境,讓偉人離兒童更近了。”林虹說。

  海英小學:號召大家讀周爺爺的書

  南京市海英小學的朗誦方陣由三年級39名同學組成。據悉,學校積極開展的“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主題活動中,各年級以“讀書分享會、主題演講、故事大王競賽”等形式來分享自己的“書獲”。同時,為參加本次誦讀比賽,三年級團隊的老師們通過精心組織策劃,向孩子們發出倡議:號召每一名同學讀周爺爺的書,走進少年周恩來的世界,了解他憂國憂民、立志報國的偉大精神。隨后,老師們在認真組稿后為孩子們量身打造了一篇為“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朗誦詩篇,加上劉姍姍、李敏、顧春燕、諸明四位老師的精心指導,使得孩子們漸入朗誦佳境。

  看!現場身著民國服裝的孩子們表演得不僅生動傳神、感人肺腑,更是誦出了少年兒童心中“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堅定信念。

  三(2)班的張悠然是班級的語文課代表,清秀的小姑娘用自信大方的表情、甜美流暢的童聲把領讀的角色演繹得極富感染力。她和她的小伙伴們開心地告訴記者:“我們喜歡朗誦、喜歡讀書,也非常想為學校爭光!”劉姍姍老師也表示,學校每一年都會評出新一屆的“書香班級”和“閱讀小達人”,從而鼓勵小海娃們多讀書、讀好書,養成“愛讀書,樂讀書”的好習慣。

  櫻花小學:全校組織朗誦比賽

  “周恩來一生做了太多的事情,一生又隻做了兩件事,戰爭與和平,兩件事情一個主題,播愛在人間……”此次,櫻花小學師生選擇了長詩《周恩來》為誦讀腳本,整個篇章穿越時空般細述了周總理的生平要事,樁樁件件,平凡而偉大,偉人的事跡歷歷在目。五(3)班同學們飽含深情的朗誦,映配著背景PPT畫面,童聲裡的一字一句,都充滿著感染力。“排演之前,班主任金玲老師特意安排我們觀看了紀錄片,這樣一來,我們對詩歌裡周總理‘右臂受傷’‘足跡走遍全世界’等一些生平經歷就很好理解了,內心始終是滿滿的感動和敬佩!”五(3)班張穎煊同學說。

  據介紹,為組織好本次朗誦活動,櫻花小學組織了全校朗誦比賽,並在獲勝班級中選出36名學生組成朗誦團隊。在接下來一個月的時間裡,師生們利用午休時間、校本課程時間及放學后加班加點練習,排隊形、練眼神、糾發音。課下,櫻小的同學們發揮互學互助的精神,互相幫助,共同進步。

  “銘記歷史,珍愛和平,愛滿天下,在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新時代,更需要少年兒童‘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時代賦予他們更大的責任和使命。”櫻花小學校長張健認為,“本次誦讀活動,盡管時空穿越,可孩子們依然被周總理的大愛精神深深感動,所激發出的正能量一定可以傳承,成為新時代好少年的內生動力!”

  莫愁湖小學:畢業班孩子深情朗誦

  自從接到比賽通知以來,莫愁湖小學六(3)班的每一位同學都積極准備,查閱了有關周總理的生平資料,閱讀了關於周總理的一些故事,加深了對周總理的了解,最后班級選用了題為《老鄉》的這一篇詩朗誦。有了前期的准備,同學們朗誦起來更是飽含深情,讓所有聽到的人都為之動容。

  班主任朱陵陵老師表示,雖然同學們都畢業了即將進入各自的中學,但是當大家接到比賽的通知之后,都放棄休息時間,回到母校,再一次為了一個目標而努力奮斗。六(3)班這個集體是有凝聚力,有戰斗力的,大家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通過參加這樣有意義的活動,感受並學習偉人崇高精神,將來為建設祖國貢獻力量。

  小市中心小學:小提琴樂團助陣詩朗誦

  憶偉人,道思念,話今朝。小市中心小學從三年級和四年級的同學中評出35名優秀學生代表組成了朗誦小組,這些學生經過三周多的反復排練,仿佛經歷了周總理為革命艱苦卓絕,為人民鞠躬盡瘁的一生。為了做出與眾不同的效果,他們還特別邀請了學校弦樂團參加。

  開場的小提琴配著一段獨舞如泣如訴,之后的朗誦,時而沉郁凝重,時而激奮昂揚,字裡行間充滿了對周總理的懷念和敬仰之情。“42年過去了,總理的精神之光一定會繼續照耀我們行進在追逐夢想,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路上……”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學校希望同學們通過誦讀,學習周恩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志氣,傳承周恩來的偉大風范和崇高精神,並將這種精神根植於心,激勵一代又一代少年肩負起振興中華的責任。

(責編:唐璐、張鑫)

推薦閱讀

光輝一生

全黨楷模

周恩來紀念場館

國內紀念地 海外紀念地巴黎戈德弗魯瓦大街 巴基斯坦周恩來路 巴黎花神咖啡館 朝鮮咸興周恩來銅像 德國柏林聯邦大道 日本嵐山詩碑 亞非會議紀念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