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人民網首頁|頻道首頁|網站地圖
領袖人物紀念館>>周恩來紀念網

周恩來認為誰是蔣介石最有才干的指揮官

2018年06月22日15:23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編者按:由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輯的《周恩來答問錄》一書由人民出版社出版。這部答問錄,收錄了周恩來同志1936年至1971年期間接受中外記者採訪以及在記者招待會上的談話、答問、散發的聲明等文稿64篇,約30萬字﹔書中同時收錄83幅珍貴歷史圖片,圖文並茂。以下是書中收錄的1936年7月9日《接受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採訪》全文。

  埃德加·斯諾:一九二七年反革命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麼?共產黨的主要錯誤是什麼?

  周恩來:我們的第一個錯誤無疑是沒有在農民中把革命深入展開起來,特別在廣東和廣西,那裡的農民已經武裝起來了。在這方面,我們的黨執行了機會主義的政策,只是在水平面上,(數量上)發展,而不是深入到下面去發展(從農民中間直接組織戰斗人員)。

  第二,我們未能在國民黨軍隊干部中建立必要的革命領導權。我們放棄了許多能夠被爭取過來的優秀軍官。假如我們那時大力爭取這些軍官,在一九二六年我們仍然有可能為共產黨部隊招募和裝備十個師。

  第三,由於策略上的錯誤,我們拋棄了對國民黨保持控制權的機會,當時國民黨還是一個革命的政黨。僅舉一例:在上海,我們沒有利用當時存在於國民黨內部和存在於帝國主義之間的矛盾,失去了我們對國民黨的理應屬於我們的控制權。假如我們執行正確策略,在一九二六年三月以后,我們是可以取得這種控制權的。所有的右翼分子都暫時被趕出了政府,左翼分子汪精衛正和我們緊密合作﹔當時的中間派蔣介石孤立了。假如共產黨全力加入國民黨並且為爭奪控制權而斗爭,而不是留在國民黨外邊,我們就能與左翼組成聯盟,取得並且保持領導權。軍隊,商人,學生,以至海外華僑,當時都贊同我們的主要策略綱領。再者,當蔣介石進軍上海時,仍然有時間去組織一個反對蔣和其他右派分子的聯盟。那時,大部分軍權還不在他手裡。北伐軍中的第二軍、第四軍、第七軍和第八軍,蔣介石都不能控制。他隻有三個師,而他們又是全軍中最不可依靠的。

  埃德加·斯諾:你怎樣解釋這樣的錯誤或錯誤估計呢?

  周恩來:這是由於幾件事造成的。第一,中國缺乏經驗和馬克思主義的傳統,我們的黨才成立了幾年。第二,黨自身的領導成員分裂了,一方是小資產階級思想的陳獨秀﹔另一方是一批剛剛出現的精通馬克思主義的青年人。第三,是由於國內不同地區和不同集團之間革命發展的不平衡。第四,是由於無產階級在組織上和經驗上的不足,以及小資產階級分子在黨內佔了主宰的地位。

  埃德加·斯諾:你認為描述這一革命時期最好的書是什麼書?

  周恩來:《中國革命基本問題》,是我們江西的一位黨員寫的。這本書在事實上和分析上都有錯誤,但卻是迄今已寫出的最好的書。

  埃德加·斯諾:你對現在局勢的展望樂觀麼?

  周恩來:無疑中國革命現正接近另一個高潮。它可能通過抗日運動取得政權。它的成敗,在最近的將來取決於群眾運動的開展,以及怎樣把作為動力的群眾組織起來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糧食與土地依然是革命農民的基本要求,但接著就是全民族抗日的問題。一九三五年紅軍長征到達陝西時,所以受到農民的熱烈歡迎,大半是由於農民樂意接受這一(抗日)口號。

  埃德加·斯諾:你認為蔣介石現在的地位比幾年前是強些還是弱些?

  周恩來:蔣介石在一九三四年到達了他權力的頂峰,現在正迅速下降。當他在江西發動第五次戰爭的時候,他能動員五十萬軍隊進攻和封鎖我們。那是他力量最強大的時期。在他消滅了十九路軍並迫使我們撤退的時候,他在長江流域主宰一切。但是,他為取得這一切卻付出了巨大的代價。自那時以來,他的內戰口號已經完全失去了吸引力。在國民黨的上次代表大會上,他已不敢用反共口號,因為害怕遭到批評。

  蔣介石試圖把他的勢力擴大到所有邊界,因而愈來愈分散他的兵力,這樣做,就是到處削弱他自己,他缺乏集中的能力,現已成為他的弱點。從求得政治上的真正鞏固這個意義來說,他自己承擔了過於廣泛的責任。

  如果他容許紅軍在西北建立一塊根據地,那麼,最后他就不可能像他在江西所做的那樣來集中力量進攻我們。他現在既不能阻止這個根據地的建立,也不可能阻止它的迅速擴展和鞏固。

  第二點要記住的是:假如抗日運動發展起來,蔣介石的獨裁權幾乎一定會被剝奪(喪失獨裁式的控制)。他的軍隊既不像在第五次反共戰役時那麼大、那麼集中,也不像那時那樣忠誠於他。如果抗日戰爭發生,抗日部隊(那就是紅軍)將取得他的指揮權的一大部分。蔣介石很知道,抗日戰爭的第一天就將在他的控制權上打上毀滅的印記。無需舉出國民黨軍隊的將軍們和部隊會在什麼地方首先發生這種背離。然而,他的最有才干的指揮官之一陳誠,對於同紅軍打仗沒有什麼熱情,則是眾所周知的。胡宗南甚至更少熱情。他們兩人都是黃埔的左派學生,並且是許多紅軍將領從前的同事,都是愛國的。蔣介石是不能長期依靠他們兩人把他個人的反對紅軍的戰爭進行下去的。如果抗日戰爭發生,他們幾乎肯定會擁護統一戰線的。

  埃德加·斯諾:你對蔣介石作為一個軍人,看法如何?

  周恩來:不怎麼樣。作為一個戰術家,他是拙劣的外行,而作為一個戰略家則或許好一點。作為一個戰術家,蔣介石採用拿破侖的方法。拿破侖的戰術需要極大地依靠士兵的高昂士氣和戰斗精神,依靠必勝的意志。而蔣介石正是在這方面老犯錯誤,他過於喜歡把自己想象成一個帶領敢死隊的突擊英雄。隻要他帶領一個團或一個師,他總是把他們弄得一團糟。他老是把他的士兵們集中起來,試圖用猛攻來奪取陣地。一九二七年的武漢戰役中,蔣介石帶領一個師在別人失敗后進攻那個城市,把全部力量用於進攻敵人的防御工事,這個師全部被打垮。

  在南昌,他又重復了那種錯誤。他襲擊了由孫傳芳防守的那個城市,並拒絕等待增援而用了他的第一師。孫傳芳撤退,讓蔣介石進入部分城區,然后反擊,把蔣軍趕入城牆和河流之間的陷阱。蔣的軍隊被消滅了。蔣介石擁有第一師、第二師和第二十一師三個師,但他隻用了第一師。葉劍英(現在是東征的紅軍參謀長)那時統率第二十一師。蔣的愚蠢使葉厭惡,不久就離開了他的指揮部。

  在這次陝西戰役中,蔣介石命令陳誠將軍派兩個師進攻紅軍並殲滅他們。陳誠是個比較高明的戰術家,他拒絕這麼做,怕遭伏擊。我們截取到他給蔣介石的復信。我們實在歡迎這種集中,正是在這種進攻中,我們於去年(一九三五年)十二月把張學良部隊六千人解除了武裝。對南京說來幸運的是,蔣介石並不經常親自在前線指揮,原因之一,是他不會騎馬。

  蔣介石是一個較高明的戰略家,卻不是一個高明的戰術家。他的政治意識比軍事意識強,這是他能爭取其他軍閥的原因。他常常相當熟練地制定一次戰役的全面計劃。

  埃德加·斯諾:你認為南京最有才干的野戰指揮官們是誰?

  周恩來:陳誠是一個很堅定的苦干的人,但是他並沒有什麼出色的地方。胡宗南或許是蔣介石最有才干的指揮官,他進行了攻打紅軍的最有效的戰斗。何應欽從前不是一個太蹩腳的指揮官,但是一九二七年他遭到嚴重的挫敗,嚇破了膽,喪失了戰斗勇氣,自從那時以來,他(在戰場上)已經沒有什麼用了。

  埃德加·斯諾:從軍事觀點看,紅軍在江西第五次戰役中失敗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周恩來:兩個重要因素使得蔣介石取得第一次勝利。第一,他採用德國人的建議,在縱深地區建立碉堡體系,把他的進展限制在短促出擊和鞏固既得地盤上,最后以優勢兵力(五十萬國民黨軍隊對十萬紅軍正規軍)逐漸有效地包圍紅軍。第二,我們未能在軍事上與(國民黨)十九路軍領導的福建反叛進行合作,並支持它作為一支重要的牽制力量。我們本來是能夠成功地和福建合作的,但由於李德(紅軍的德國顧問)和上海顧問團的建議,我們沒有這樣做,反而撤退了,在瑞金附近對蔣介石集結的部隊發動了進攻。這使蔣介石能夠迂回包抄十九路軍的側翼並消滅了他們。

(責編:唐璐、張鑫)

推薦閱讀

光輝一生

全黨楷模

周恩來紀念場館

國內紀念地 海外紀念地巴黎戈德弗魯瓦大街 巴基斯坦周恩來路 巴黎花神咖啡館 朝鮮咸興周恩來銅像 德國柏林聯邦大道 日本嵐山詩碑 亞非會議紀念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