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6月15日16:40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黨的文獻》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獨家發布,請勿轉載)
(刊發的筆談,摘編自作者2015年3月4日在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央黨史研究室、全國黨建研究會聯合召開的“學習周恩來同志的優良傳統和優秀品德座談會”上的發言。)
感受周恩來的人格魅力
中央黨史研究室主任 曲青山
說起周恩來,這是一個偉大的名字、光榮的名字、不朽的名字。他的人格魅力,被歷史學家所褒獎,被人民所景仰,被文學家所稱頌。被他的人格所吸引、所感動的人,有黨內的,有黨外的,有中國的,有世界的。“人民總理愛人民,人民總理人民愛”,這是人民表達的對周恩來的衷心愛戴,是發自內心的,是人民真情實感的流露。
我們常說,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陽的光輝。那麼,我們也可以說,一件小事可以映照出一個人的品行和靈魂。周恩來的人格魅力是一個說不盡、道不完的話題,他的故事真是有太多太多。這裡,我想從他的工作生活中,擷取幾件小事,作為他人格魅力的縮影和見証,談一點自己的感受和體會。
首先,對工作認真細致、極端負責的精神。周恩來對任何事情,無論是大事還是小事,都是認真負責,一絲不苟,精益求精。每做一件事,哪怕是很小的一件事,甚至是一個很微小的細節他都考慮得很周到、很周全。比如,20世紀 60年代,在我國第一顆原子彈試驗准備過程中,他多次指示:“要更周到、更細致、更妥善地全面做好安排。 ”當聽說原子彈爆炸試驗成功的可能性超過 99%時,他仍叮囑要做好以防萬一的准備工作。他特別強調要搞好試驗的安全保密,要求有關部門研究制定相關規定,參與人員對家裡人也要保密。他嚴格保密,對鄧穎超也沒有說這件事。在實施爆炸時,按照他的要求,確定了聯絡通訊所使用的暗語和密碼。
其次,公私分明、從不搞特殊化的堅定態度。周恩來的工作和生活原則是,凡要求黨員和群眾做到的,他首先做到﹔凡要求黨員和群眾不做的,他堅決不做。他經常外出自帶茶葉。有一次在賓館開會,由於公務活動已經結束,服務員端上來一杯茶水,他走時按價錢付了費。還有一次,周恩來要到人民大會堂接見外賓,他乘車順便從西花廳去北京飯店理發,然后再去大會堂。當他理完發后,提醒司機說,從西花廳到飯店辦的是私事,從飯店到大會堂才是公事,要司機記下來,按規定交費。他不僅嚴格要求自己,而且嚴格要求親屬和身邊工作人員,絕不允許親屬和身邊工作人員有絲毫的特殊。
第三,艱苦朴素、廉潔奉公的生活作風。周恩來一生十分節儉、節約,從不浪費。周恩來生前夜裡和早晚起床總是穿著一件毛巾浴衣,時間長了,早已磨得像一件“紗衣”一樣,但他補了又補、縫了又縫,一直穿在身上,就是不肯換掉。甚至出國訪問穿的也是打補丁的內衣,一次訪問途中,他的內衣臟了,被拿到我國駐外使館去洗。大使夫人看到他陳舊的內衣后,流下了難過的眼淚。大使夫人責怪工作人員說:“原來你們就是這樣照顧總理的啊!這是一個大國總理的衣服嗎?”但是,她哪裡知道,是周恩來不允許他們去給他添置新衣服的。周恩來身后沒有留下任何私人財產,他和鄧穎超一生中的全部積蓄最后都交了黨費。他與鄧穎超生前相約,死后不保留骨灰,骨灰撒在祖國的江河大地上。真是“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
這就是周恩來的人格魅力!周恩來的人格魅力從哪裡來?我以為,從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熏陶和滋養中來,從中國共產黨人的黨性修養和品德修煉中來。在周恩來身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華“修齊治平”和共產黨人磅礡的理想主義、獻身精神達到了完美的結合和統一。完全可以說,周恩來是中國人民的優秀兒子,是中華民族的光輝典范,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偉大楷模,他就是毛主席曾號召廣大的黨員干部要做的那種人,即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