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人民網首頁|頻道首頁|網站地圖
領袖人物紀念館>>周恩來紀念網

高福源為周恩來張學良會談穿針引線

賈曉明

2018年06月07日15:44    來源:人民政協報

  中央紅軍到陝北后,“對東北軍進行爭取”成為當時統戰工作的重中之重。東北軍的家鄉被日本侵佔,蔣介石卻把他們調來打內戰,造成絕大多數官兵不滿。這為紅軍開展統戰工作創造了最好的條件。

  1935年10月29日,紅十五軍團發起了榆林橋戰役,殲滅東北軍第一跂七師一部,俘虜了團長高福源。高福源是張學良的親信,因作戰勇猛很受器重。紅十五軍團攻打榆林橋時傷亡比較大,軍團長徐海東在暴怒之下打了被俘的高福源兩個耳光,並把他關押在軍團部所在地。毛澤東知道此事后便給彭德懷打電話,要他將高福源接來,並特意囑咐:“你們要好好地優待他,住到一定的時候,他願意回去,就讓他回去。”

  高福源到達甘泉紅一方面軍指揮部后,彭德懷迎接了他。更讓高福源感動的是,身為方面軍司令員的彭德懷與他同住一個窯洞,並長時間深談。原籍東北鞍山的政治部秘書長周桓則天天陪著他參觀紅軍營地,並參加紅軍與東北軍被俘官兵的聯歡會。當“我的家在東北鬆花江上”的旋律響起來的時候,高福源禁不住落淚。在中共的幫助和教育下,高福源迅速覺悟,擁護中共的主張,並自告奮勇回去說服張學良。

  1936年1月中旬,高福源從瓦窯堡回到東北軍在洛川的駐地,面見張學良的心腹大將王以哲,要求向張學良面陳機密要事。在西安的張學良接到王以哲的密電后,十分高興,他正為“剿共”是一條絕路,損兵折將、代價慘重而苦於無計可施。第二天一早,張學良就駕駛他的座機飛赴洛川。

  張學良見到高福源后,為了考查他是否靠得住,還假意怒斥了一番。高福源說了在紅軍中的感受,講解共產黨聯合全國抗日御侮的誠意,並勸說“少帥”同共產黨聯合抗日,爭取打回老家去,還將周恩來的親筆信交給張學良。周恩來在信中寫道:中國人不應該打中國人。殺死骨肉兄弟以飽狼腹,非人類所為。此信和高福源的講述與張學良的感受和主張相吻合,打動了張學良的心懷。張學良於是下定決心,讓高福源立即返回瓦窯堡,請紅軍派正式代表來商談。

  經過高福源的秘密穿梭往來,紅軍高層與東北軍上層建立了接觸關系。中共聯絡局局長李克農與東北軍第六十七軍王以哲軍長在洛川談判后,又與張學良舉行會談,兩軍實現了全面停戰,為聯絡方便還交換了密碼。1936年1月25日,毛澤東、周恩來、彭德懷與20位紅軍高級將領還聯名發布了《為紅軍願意同東北軍聯合抗日致東北軍全體將士書》。

  為協調同東北軍部隊的關系,中共中央致電張學良,請令其部隊不要超過慶陽、鎮原一線。紅軍則以該線以北地區為根據地,並由此向西進取固原以北及豫旺縣地區。而后,紅一軍團人馬西進至豫旺縣的豫旺堡(今屬同心縣)和固原縣的七營川、清水河一線,在這裡,紅軍大力開展群眾工作、建立紅色政權和爭取東北軍的工作。

  通過高福源的聯絡、傳信,中共中央決定派李克農為代表與張學良、王以哲會談。2月25日,李克農一行抵達洛川。因張學良臨時有事赴南京,遂暫由王以哲代為商談。經過開誠布公的協商,雙方達成停戰協定。3月4日張學良返回西安,即飛赴洛川會見李克農,並希望同毛澤東和周恩來會晤。

  4月9日,周恩來偕同李克農從保安到延安,在清涼山下橋兒溝的一座天主教堂裡,與張學良舉行了具有歷史意義的會談,共商救國大計。會談至10日晨4時結束,商定了紅軍與東北軍互不侵犯、互相幫助、互派代表以及幫助東北軍部隊進行抗日教育等具體協定,還達成六條口頭協議。

  此次會談的成功,對張學良走上聯共抗日的道路起了決定性的作用,對我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和擴大做出了重大貢獻。

(責編:唐璐、張鑫)

推薦閱讀

光輝一生

全黨楷模

周恩來紀念場館

國內紀念地 海外紀念地巴黎戈德弗魯瓦大街 巴基斯坦周恩來路 巴黎花神咖啡館 朝鮮咸興周恩來銅像 德國柏林聯邦大道 日本嵐山詩碑 亞非會議紀念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