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人民網首頁|頻道首頁|網站地圖
領袖人物紀念館>>周恩來紀念網

周總理在大慶的28小時

宋振明

2018年05月17日11:20    來源:人民網

  敬愛的周恩來總理在世時,十分關懷大慶油田和大慶人的成長,曾具體指導大慶油田建設事業,在最困難時期,特別是“文革”期間,他態度鮮明而堅定地保護了大慶和大慶的廣大干部。

  周總理曾三次親蒞大慶參觀、視察指導。1966年5月,他第三次來到大慶。這一次,總理是陪外賓到大慶參觀的,所到之處,允許群眾歡迎。為了滿足總理想多見群眾,群眾渴望親眼看看自己的總理的共同心願,我們利用這次機會,作了周密的安排,使總理這次在大慶停留的28個小時裡,先后在各種場合,與10萬余大慶人相見。這裡,我根據當年的日記,整理成總理和大慶人在一起的28小時記。

  1966年5月3日

  請晨5時。

  總理陪同外賓一大早就從北京乘飛機到哈爾濱。

  中午12時30分。

  總理和外賓在哈爾濱轉乘直升飛機,在大慶臨時機場降落,接著即乘敞篷車到住地。沿途受到16000余人的熱情歡迎,總理高興地頻頻向群眾招手致意。到住地后,我們根據當時的條件和總理事先的要求,安排總理和外賓,以及陪同前來的中央、東北局、黑龍江省、石油部領導同志一律住“干打壘”式的辦公室。室內沒有沙發、地毯、衛生間,隻有原來的硬木板凳、單人木板床,茶壺、茶碗等用具也是原來舊的,總理還明確要求在大慶每頓飯都要有粗糧,主副食品基本上要大慶自產的,不用白酒、色酒、啤酒和汽水。

  中午 1時30分。

  我們請客人在黨委會議室裡用餐,房子小人多,顯得很擁擠。這一餐吃的是高粱米芸豆飯、玉米粥,給外賓加一盤面包﹔副食是白菜、蘿卜、土豆、丸子、粉條等燴在一起的大鍋菜,盛在搪瓷臉盆裡,隨吃隨加,另外還有一葷一素。

  總理說:“今天吃的是大慶飯,他們前兩年就是吃的這種飯,可能還沒有這麼好。”

  宋任窮同志說:“是沒有這麼好,我前幾次來的時候,菜盆比這個還要大。”

  總理說:“桌子也小了,今天還講究了一下。”

  康世恩同志說:“我們這兩天吃的東西都是大慶產的。”

  外賓說:“吃的是自力更生飯。”

  總理吃完第一碗高粱米飯又把碗遞給服務員說:“我最愛吃你們的高粱米飯,再給來一碗。”

  我怕總理吃壞肚子,暗示服務員少盛一點。總理很快吃完了,又喝了一碗小苞米(米查)子稀飯。

  下午2時30分,散步。

  總理來到院子裡問:“房子好象比上一次來的時候小了?”

  答:“和原來一樣。”

  李富春、宋任窮同志都講要多種樹。

  我講:“第三個五年計劃,要種6000多萬棵樹。”

  總理說:“6000萬棵能活5000萬棵吧?”

  答:“可能。”

  總理說:“要包種保活。”

  下午3時30分。

  總理和外賓以及中央、省、部領導同志都乘坐國產大客車前往油田工地視察。看了南2區6排32井﹔南2區11號油庫,120鑽井隊,煉油廠,來回約70余公裡。在油井井場,當採油指揮孫燕文同志匯報全油田油井生產旺盛、保持自噴時,總理說:“你們沒有自己夸自己吧?”答:“實事求是。”總理說:“實事求是好。”

  在1202鑽井隊,當我向總理匯報了鑽井情況和1202、1205兩個鑽井隊決心要每個隊一年打井5萬米,超過蘇聯功勛隊時,總理詳細詢問了兩個隊的情況,他說:“他們兩個隊,每個隊如果一年打5萬米,國務院要鼓勵他們。”然后總理又登上了高高的鑽井台,詳細了解鑽井情況。鐵人王進喜同志手扶剎把給總理表演起鑽、下鑽和接鑽杆的操作。從鑽井台上下來,總理第二次又鄭重對我說:“今年這兩個隊要打上5萬米,國務院要鼓勵他們你要給職工講。”

  當總理看到一次從近千米的井下取出64米長、比茶杯還粗的岩心時,興奮地連聲說:“好!好!給外賓詳細介紹一下。”

  當總理看到半工半讀學生李柏波時問:“你願意來大慶嗎?”

  答:“願意。”

  又問:“是半工半讀好,還是全日制不勞動好?”

  答:“半工半讀好。”

  總理笑了。

  在離開井場前,總理又握著1202隊老隊長張雲清和1205鑽井隊老隊長王進喜的手說:“你們這兩個隊,今年每個隊如果打上5萬米,要告訴我。”后來,在總理的關懷和鼓勵下,這兩個隊當年真的都超過5萬米了,雙雙打出了10萬米的當時的全國記錄。這兩個隊由鐵人王進喜帶隊到北京向總理作了匯報。

  在煉油廠,總理看到牆上挂的崗位責任制度和巡回檢查路線圖,很感興趣,認真詢問了崗位責任制度的情況,並說:“這一下責任明確了,檢查路線也清楚多了。”總理向該廠黨委書記姬永興同志詢問了每個車間多少人,全廠多少人,設備儀表是哪裡制造的等,姬永興都一一作了回答。總理說:“你們廠管理得不錯,你們先進!”總理又問了康世恩同志全國鉑重整裝置情況,聽了回答后總理說:“我們的煉油技術也有進步,這個煉油廠的人員在國內比不算多,但比國外就多了,我在非洲看過的煉油廠,他們的人很少,當然那也是別國搞的。”

  晚上7時30分,晚飯。

  這一餐主食是玉米窩窩頭、玉米面煎餅、蘿卜餅、大米飯、豆腐腦。副食是拌菠菜、炒白菜、烤羊肉串、清燉雞和魚。

  雖然勞累了一天,總理仍是談笑風生。在吃飯時,他吃了一個窩窩頭,又拿了一張煎餅說:“煎餅卷大蔥加面醬才好吃。”他還講了自己的成長過程:“我小時候開始受的是封建主義教育,學孔夫子那一套,當時頭上還留了小辮子,這有六七年時間。后來離開家,在沈陽受資本主義教育,從舊社會過來的人腦子裡多多少少都有舊的東西,要經常保持警惕,活到老,學到老,改造到老。”

  晚上9時30分至11時20分,座談會。

  總理和外賓以及各方面負責同志85人參加,石油部副部長兼大慶黨委書記和指揮徐今強同志匯報大慶全面工作,共一個多小時。然后是外賓講話和插話、議論。

  在匯報過程中,總理詳細詢問了職工家屬情況后說:“這裡有工人58000人,來隊家屬24000戶,還有34000戶沒有來,職工每年放假回家,也會造成很大矛盾,你們組織家屬參加勞動,自力更生好。糧食少,少來,糧食多了,家屬可以多來。”“同時要抓節制生育,有時女同志思想通了,男同志思想不通,反正都有矛盾。”“你們家屬演出隊在北京演的《初升的太陽》教育意義很大,但你們同樣也有思想問題,也會有落后的人。”總理還詳細詢問了半工半讀的情況和北京石油學院遷到大慶的情況並說:“好!理論聯系實際好。”在了解大慶領導機構后說:“大慶相當於一個聯合公司”,“是一個‘康採恩’。”

  午夜12時,談話。

  總理勞累了一天,到半夜12點還沒休息,又找康世恩、徐今強同志談話。他根據大慶所處地區的實際情況,談了要建設“工農結合、城鄉結合、有利生產、方便生活”新型礦區的精神﹔還談了要試驗改革教育制度、工資制度和勞動制度,加強政治思想工作,發揚艱苦創業的好傳統等。

  總理說:“北京石油學院搬來大慶,我同主席講過,主席講很好。”並說:“大慶的工作是成功的,但不能忘記一分為二的觀點,這樣眼睛就會亮。”

  1966年5月4日

  凌晨1時30分,參觀、聽匯報。

  與兩位領導談話后,總理到油田指揮部生產會議室看生產模型、技術革新產品和油田建設圖表,聽取油田建設規劃匯報。

  凌晨2時10分,離會議室。

  在離開會議室時,總理說:“明天開大會,要唱大慶的歌子。我給孫維世說了,叫她給我抄幾首大慶歌。”其時,此時已是“明天”了。康世恩說:“總理該休息了。”總理說:“現在還早!”

  凌晨3時,總理房間熄燈了。

  晨5時,辦公。

  總理起床閱看外交部和中央發來的電報。

  6時,散步。

  作家孫維世同志和我一起送去總理要的大慶歌曲《我為祖國獻石油》和《大慶家屬鬧革命》,總理高興地唱起來:

  “錦繡河山美如畫,

  祖國建設跨駿馬。

  我當個石油工人多榮耀,

  頭戴鋁盔走天涯。”

  總理唱到這裡,突然停下來並指著歌譜對孫維世說﹔“這是你抄的嗎?”孫維世答:“是。”總理又說:“怎麼少了半拍?”孫維世一看不好意思地說:“曖喲!這裡多畫了一點。”總理說:“你呀,從小我就說你馬大哈,現在幾十歲了還是馬大哈。”接著總理又唱了一遍《大慶家屬鬧革命》。然后,總理到院子裡散步,邊走邊說:“他們(指外賓)要石油部派一個代表團去,誰帶隊?”康世恩同志答:“讓唐克同志去吧。”總理說:“要帶大慶的人去,代表團裡要包括搞地質的、鑽井的和搞機械的,懂得造鑽頭的人,還要有搞政治思想工作的,你們可以給他們講一下。”

  晨7時,早飯。

  這一餐有油條、豆漿、饅頭、稀飯、咸菜、雞蛋。

  上午9時去工地。

  總理和外賓首先到了油田北區輸油管道施工工地,受到工地4000多人的歡迎。每到一地,總理都是健步走到群眾中和工人握手,一一詢問是哪裡人,願不願在大慶工作等。

  在一塊板報上總理看到一首工人的詩,便對身邊的新聞記者說:“你們這些記者,這些工人的詩歌不快記,記什麼?”隨后背過身對康世恩和我說:“你們記住這首詩了嗎?我背給你們聽:

  沒有經驗靠實踐,

  遇到困難學‘毛選’。

  專家大家是一家,

  排山倒海力量大。”

  “對不對?”周總理問。答:“一字不差。”大家熱烈鼓掌。

  總理指著大拖拉機說:“為什麼沒有女同志開?是不是因為勞動強度大?”答:“是。”

  總理站在高地上揮手指著一望無際的大草原和大油田說:“既要搞好油田建設,又要多種樹,搞好綠化,盡量保護植被,建設新型礦區!”

  上午10時,參觀新建的工農“豐收村”。

  在村裡,總理看望了家屬拖拉機手,參觀了機播玉米,半工半讀學校,以及食堂、作坊、衛生所、家屬宿舍等。在“豐收村”各參觀點上,總理同全油田家屬先進人物代表和本村家屬共5000多歡迎的群眾見了面,進行了親切的交談。

  總理先到正在播種的地裡,詳細問了家屬李春雲等同志的籍貫、種多少地及生活上一些情況。又看了耕地和苞米地、麥子地,還蹲下來用手扒開土,看耕的有多深。

  總理對客人說:“他們這裡土地屬全民所有制,分配是多勞多得,包括服務行業、小學教員、修路家屬,還有家屬干部,一律評工記分,不勞動不得分。”

  到了村裡,總理看了家屬住房和生活設施﹔在作坊,看到攤煎餅機正在攤煎餅,總理拿了一大塊煎餅吃了起來,邊吃邊說:“你們搞得好,開動了腦筋,比昨天晚上吃的煎餅好。”他還風趣地說:“我可沒有帶苞米面來,吃了煎餅可沒有兌換的呀!”隨后,總理和外賓走進了家屬李春雲的家,問了“干打壘”房子的結構后說:“這樣來得快,將來可以逐步改善。”又和外賓一同曲膝坐在炕上。因房子太小,除李春雲和我等幾個人外,其他人隻好站在門外。總理和李春雲拉開了家常,談了很長時間。

  總理問:“你愛人是干什麼的?”

  答:“部隊轉業,現在在生活辦公室。”

  問:“你們一年收入多少?”

  答:“我去年勞動2200多工分,分得220多元,加上丈夫的收入,共有1000多元。”

  總理對外賓說:“在一般情況下,她丈夫是個干部,收入那麼多錢,她當家屬就可以不參加勞動了,可是他們這裡的家屬都參加勞動。”

  此外,還討論了勞動制度、教育制度、工資制度應該進行改革的問題。

  總理從李春雲家出來,看到有上千家屬正在熱烈鼓掌,有的激動得熱淚直流。總理很高興,又親自指揮和大家一起唱《大慶家屬鬧革命》等歌曲。他還說:“我再唱一遍就記住了。來大慶,不學會幾首大慶歌曲還行嗎?”因為下午還要開大會,因此途經紅衛星村和西油庫時,只是在車上看了居民點和油庫庫容,沿途有4000多人歡迎。每到有人群的地方,總理都叫車子開慢一點,打開車窗向群眾招手。

  11時30分,參觀家屬縫補廠。

  總理陪外賓來到縫補廠,在門外受到5000余人的熱烈歡迎。總理和客人先后看了展覽室、收回的破爛工裝工鞋堆、拆洗房、修鞋組、被服加工車間、彈棉花房等。工廠贈給外賓一套縫制一新的工裝。

  總理每到一處都和家屬握手,問寒問暖。

  總理問家屬王美花:“你們是不是也評工記分?”

  答:“記工分。”

  問:“每天記多少分?”

  答:“出滿工記八分。”

  總理說:“你們是搞專業了,不搞農業了。”

  中午12時,回到住地。

  上午活動往返行程約70公裡。12時30分,午飯。

  這一餐主食是小米面煎餅、玉米綠豆飯、釀皮子、饅頭、花卷。副食是清燉蘿卜、炒菠菜、酸菜汆白肉、手抓羊肉等。

  下午14時,照相。

  總理等和全油田的領導干部、勞動模范144人照相。

  下午14時20分至15時40分,歡迎外賓大會。

  大會會場設在露天廣場,到會職工13000人,另有90個分會場,參加收聽的有25700多人。

  總理看到會場上的13000多職工象解放軍一樣,一聲號令叫起立便整齊地起立,喊坐下也是一樣整齊地席地而坐。一個半小時,無人走動,在場的各單位互相拉歌,歌聲洪亮,總理高興地連連點頭說:“解放軍轉業的不少吧?”

  答:“是。”

  又說:“工人也要有嚴格的紀律。”

  15時40分大會結束。

  總理等乘車到臨時直升機場,沿途有3000多人熱情歡送。

  16時,到機場。

  總理和大慶送行的同志一一握手,說:“謝謝你們!大慶又有進步,大慶是成功的。你們可不要忘了一分為二呀!”我們說:“歡迎總理再來檢查我們的工作。”16時30分。

  總理乘直升機離開大慶。

  誰料想,總理這次來大慶竟成了他對大慶的最后一次視察。不!不是最后一次,他永遠和我們在一起,永遠活在我們心中,永遠指引大慶前進!

  《我們的周總理》

(責編:唐璐、張鑫)

推薦閱讀

光輝一生

全黨楷模

周恩來紀念場館

國內紀念地 海外紀念地巴黎戈德弗魯瓦大街 巴基斯坦周恩來路 巴黎花神咖啡館 朝鮮咸興周恩來銅像 德國柏林聯邦大道 日本嵐山詩碑 亞非會議紀念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