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馳
2018年05月14日15:49 來源:人民網
在我國西南部川滇兩省交界處,坐落著一個新興的工業城市--攀枝花市。這個西南地區最大的鋼鐵基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中發揮著很大的作用。回想20年前基地初建時那些熱火朝天的日日夜夜,不禁懷著深深的崇敬,想起為基地建設付出大量心血的周總理。在基地建設的前6年,我曾有幸在周總理的直接領導和教育下,為這項重大工程的實施而工作。雖然時間已經過去20多年了,但周總理領導我們建設攀枝花鋼鐵基地的件件往事,仍歷歷在目。
1964年5月,在中央工作會議上,毛主席在談到加強基礎工業,加強內地建設時提出,要加快建設攀枝花鋼鐵基地,並親自提名由周總理主管攀枝花鋼鐵基地的建設工作。會后,有關部門立即開始研究開發利用攀枝花、西昌地區豐富的釩鈦磁鐵礦資源,建設一個大型鋼鐵聯合企業和修通成昆鐵路的問題。大約是當年7月初的一個晚上,周總理召集國家計委和冶金、地質、鐵道、交通、機械、電力等部門的領導同志,專門討論了基地建設問題。當時,我在冶金部工作,分工由我具體負責攀枝花鋼鐵基地的規劃、設計和建設工作,因此,凡總理召開的這一類專門會議,我都參加了。會上,總理首先傳達了毛主席在中央工作會議上所作的關於建設攀枝花的指示,特別指出毛主席講的“攀枝花建設要快,但不要潦草”是我們今后建設攀枝花的方針。他接著說:要盡快組織一個攀枝花建設專家考察組,程子華同志任考察組組長,成員以冶金部為主、各部協作配合,由各專業領導和專家組成。考察組要盡早到現場去,到實地調查研究資源、交通、水源等情況,考察配套建設冶金、煤炭、電力及各礦山、工廠的條件,提出建設方案和廠址選擇建議。一個半月之內完成調查研究,提出建議,不遲於8月底回京匯報。周總理以炯炯而深邃的目光環視著我們,就象一個臨戰前的司令員,向我們下達了戰斗任務。聽到這振奮人心的號令,一股股暖流涌上心頭,我們清楚地意識到,一項建設攀枝花鋼鐵生產基地的宏大工程已經拉開了序幕。
會后第四天,子華同志便率領一支百多位專家組成的考察隊伍奔赴攀西地區。我們沿著成都至昆明公路南行,先在安寧河兩岸,后至川滇交界的金沙江畔。頭頂炎炎烈日,跋涉崇山大河,白天分組踏勘煤、鐵、石灰石等礦產及水利、林業資源,探尋水運、陸運通道,特別是要預選幾處可以容下相當規模的鋼鐵聯合企業的廠址,以備比較研究選定﹔晚上分頭整理考察資料,自由組織研討。這樣野外工作了一個多月后,返回到西昌鄧海招待所集中討論、辯論了十多天,初步提出了鋼鐵聯合企業的規模和廠址建議。這時已是9月初了,我們趕緊回京,向總理匯報。
一天上午,周總理和李富春副總理聽取考察組的匯報,國家計委、建委等有關各部、委和四川省委的領導同志也都在座。先由地質部的專家匯報了攀西地區的鐵礦和六盤水地區的煤礦資源情況,對有條件先開採的幾個礦區作了詳細介紹。當大家聽到,攀西地區的釩欽磁鐵礦遠景儲量有96.6億噸、當前已探明可供開採的工業儲量達40億噸時,會場氣氛頓時活躍起來。接著,程子華同志在匯報中提出攀枝花鋼鐵基地、六盤水煤礦和成昆鐵路必須配套建設、三個建設項目應同時列入國家計劃、同時上馬的意見,以及選擇攀枝花鋼鐵聯合企業廠址的具體建議。這時,總理點名要我補充匯報,我講了以下四個問題:(1)關於鋼鐵廠的建設規模,不應低於年產300萬噸,第一期工程可先按年產150萬噸建設。(2)贊成廠址選在弄弄坪,廠址的面積略小了一些的問題,可以讓設計師在廠區總圖布置上多採取一些措施來彌補。(3)攀枝花鋼鐵廠與六盤水煤礦、成昆鐵路必須同時規劃建設、配套生產通車。(4)冶煉攀枝花鐵礦的工藝流程需要繼續進行工業性試驗,原安排建設的試驗廠應即速動工,所需資金2000萬元請盡快撥給。
總理聽完考察組的匯報,滿面春風地說:我感謝考察組同志們這次下現場去辛勤工作,你們提出了對攀枝花建設的一些重要問題和建議。接著總理談了他的意見:
第一,同意將攀鋼、六盤水煤礦和成昆鐵路作為配套項目,同時上馬,同時列入國家計劃。
第二,同意把攀鋼的廠址放在弄弄坪。並說:我向來不贊成選擇廠址的傳統觀點。我認為蘇聯專家選定的武鋼、包鋼廠址都過於寬廣,廠內各車間的距離過大,廠內鐵路太多、太長。難道不能放棄那些傳統的觀點,選用一個面積較小的廠址,把廠內布置得更加緊湊、更加經濟合理嗎?希望鋼鐵廠總圖布置專家們好好地研究這個問題。
第三,同意即速建設試驗廠。為了早日完成冶煉攀枝花釩鈦磁鐵礦的工業試驗,花這筆2000萬元的投資是值得的,請計委審查核撥。
第四,攀鋼的設計規模第一期定為150萬噸是可以的,最終規模應該多大,請冶金部研究確定。
第五,我同意子華同志的建議,先請四川省建委盡快派一支建筑隊伍帶帳篷進去,在弄弄坪廠址附近蓋一批房子,盡快做到“三通一住”(即通水、通電、通路和修臨時住處)供現場設計人員、施工隊伍和攀枝花基地建設指揮部的先遣人員居住和辦公。
會后,各部、委和四川省遵照總理的指示分頭著手各自承擔的任務。不久,建設攀枝花基地的第一批施工大軍開進了這片荒蕪的群山。從此,億萬年來一直沉睡著的金沙江大峽谷沸騰起來了。
1965 年是攀枝花建設史上工作最困難、任務最繁重的一年,也是為大規模建設打基礎的一年。從1964年第四季度起,所有陸續進入工地的施工隊伍發揚艱苦創業精神,打響了“三通一住”的第一仗。經過輪番作業,到1965年上半年已為陸續進入工地的10萬建設大軍准備好了必需的施工條件和生活條件。從下半年起,各工地先后進入建設項目的大規模施工階段。
正當攀枝花鋼鐵基地建設事業日新月異地向前發展時,1966年下半年,一場史無前例的浩劫席卷了全國,這股惡浪也迅速地向攀鋼壓來。到1967年初,基地建設指揮部的領導成員紛紛被拉下馬,我這個總指揮更是首當其沖,批判、游斗、專政,肉體摧殘,精神折磨,害得我左眼完全失明。看到基地建設指揮系統癱瘓,我們憂心如焚,時刻在盼望著北京的聲音。1967年7月19日下午,支左的解放軍同志拿著一份電話記錄對我說:富春同志從北京打來長途電話,要我們立即送你到北京,並指示要確保安全,師首長已安排作戰科的張科長陪同前往。我喜出望外,十分激動,急於早日啟程。20日,我和張科長飛到了北京。
第二天,我去中南海見到富春同志,當時谷牧、秋裡同志也在座。富春同志先打量了我一番,然后動情地說:“看來把你整得不輕,骨瘦如柴,眼睛也搞壞了。要抓緊治。你們那裡的情況和你個人的遭遇我們都清楚,你可以不用多講了。總理要我告訴你三句話:冶金部的造反派等著揪你,逼你對冶金部的問題表態,你什麼話都不能講﹔你當前的任務就是快去上海住院治病﹔渡口的事不用你操心,什麼時候要你回去,到時就會通知你,著急也沒有用。”這時,富春同志又轉身對谷牧同志說:“寫個條子給馬天水,安排他去住華東醫院。”
在周總理的關懷下,我在上海華東醫院一直住到1968年的2月底。一天,接到在富春同志身邊工作的謝北一同志打來的電話,說是總理和富春同志找我,問我身體如何?眼病治得怎樣?能否回去工作?要我即刻回北京,研究派我回攀枝花的問題。我高興得跳了起來,當即告北一同志:“讓我向總理和富春同志致意,感謝他們對我的關懷。我身體還好,眼病療效不顯著,左眼是不行了,右眼恢復到0.5,戴鏡可勉強看書寫字,我認為可以工作。我明天就辦出院手續,爭取后天飛回北京。”
我回到北京,看到形勢比七個月前我離開時更加混亂,更加嚴峻,心情十分沉重。富春同志安排秋裡同志和我談話。我來到秋裡同志處,他從堆滿電報、信件的辦公桌后面站起來和我打招呼:“渡口的形勢發展很好,各派‘造反’組織實現了大聯合。‘支左’的鐵五師來電中還說:渡口市30萬軍民歡迎你回去領導建設攀枝花。成都軍區也給中央來電,說渡口市各派組織實現了大聯合,形勢趨向安定團結,全市廣大職工要求早日復工建設。他們還建議,著手成立渡口市革命委員會以帶動全川。總理要我們研究渡口的形勢發展,回去組織復工的時機是否成熟?還說你已經被他們糊裡糊涂地‘打倒’了,現在又派回去重新領導,要研究給一個什麼名義才能確保你做好工作。現在要你來就是研究這些問題。你還是住在家裡,安心吃藥治病,由我直接和你聯系。”
到3月底,總理認為渡口的形勢又有了好轉,恢復基地建設的時機日趨成熟了。一天晚上,總理叫我去他那裡。他正忙著批閱電報,看到我就開門見山地說:中央已同意成立渡口市革命委員會,實現統一領導。具體說就是繼續發展安定團結的形勢,抓緊恢復和加強生產指揮系統,限期全面復工,發動群眾,全力以赴,促進攀枝花基地盡快建成。經與成都軍區研究並請示中央決定,任命你為渡口市革委會主任、核心領導小組組長和攀枝花基地建設總指揮。現在,成都軍區正在錦江賓館召開渡口市各建設指揮部、企業、市政府各局負責人及群眾組織的代表會議,傳達中央指示、討論組織成立市革委會的有關問題。他們來電請你參加,最好你明天就能動身。聽了總理的指示,我即動身返川。
我一到成都,成都軍區司令員兼政委張國華同志見了我就說:中央來電了,同意成立渡口市革命委員會和對你的任命。總理還向我提出,要我們保証你這次來渡口能行使領導職權,還要我保証進渡口的汽車不再被紅衛兵阻截。我都向總理作了保証。進渡口的汽車,我要派解放軍護送,看誰還敢截!
1968年6月,渡口市革委會召開全體委員會,集中解決了兩大問題:一、進一步加深對周總理的指示:“繼續發展安定團結的形勢,促進攀枝花工業基地盡快建成”的認識。二、總理要求1970年“七一”前出鐵,向黨的生日獻禮,意義重大,我們必須採取一切措施,保証完成。通過這次會議,我們向基地全體職工下達了“1970年一季度前必須完成煉鐵系統全部工程,以確保當年‘七一’前出鐵”的任務,並要求各分指揮部進一步具體布置、落實完成。會議決定:動員全市廣大群眾,開展“‘七一’前出鐵,向黨的生日獻禮”的活動,把全市的生產建設引向新的高潮。
周總理抓攀枝花基地工程建設,首先抓住“提前出鐵”這一中心環節,必將帶動攀枝花基地全部工程的百分之七十提前完成。由此我們體會到周總理在那個特殊時期,為維持生產建設的良苦用心。我們總指揮部、各分指揮部和“支左”部隊全力以赴,兢兢業業地執行總理的指示,對承擔的建設任務作了周密具體的安排。到1970年4月上旬,煉鐵系統全部工程已告完成,接著就開始了按工廠、車間進行調整、試車、投產工作。從6月中旬起,各車間按計劃向煉鐵廠提供焦炭、燒結礦及石灰石等煉鐵原料,高爐於6月26日點火。由於攀枝花釩鈦磁鐵礦冶煉工藝已經多次試驗,煉鐵廠技工已能熟練掌握,故從6月28日起開始順利出鐵,實現了總理提出的“‘七一’前出鐵,向黨的生日獻禮”的目標。
1970年7月1日,由成都軍區和四川省革委會主持,分別在西昌和渡口召開了紀念“七一”、慶祝成昆鐵路通車和攀枝花出鐵大會。黨中央、國務院、各部委和四川、貴州、雲南等省都派代表出席祝賀,並在現場參觀了高爐出鐵的壯觀情景,目睹滿載攀枝花生鐵的火車,源源開出渡口市奔赴祖國各地,我心中默默地想,周總理您交給我們的任務完成了。攀枝花鋼鐵基地正向著第二個目標--早日出鋼而努力奮斗。
大概是在1970年年末,總理辦公室忽然來電話,要我和革委會副主任、鐵道兵五師師長顧秀同志一起到北京去。到北京后我們被安排住在京西賓館,等候總理接見。一天深夜12時左右,總理要我到他在京西賓館的住處。總理對我說:“中央已決定調你到四川省委去擔任書記,分管工業。但誰在渡口接替你的工作,還頗費躊躇。經我們研究,並同成都軍區、鐵道兵西南指揮部商量,打算調顧秀同志接替你擔任渡口市委書記兼渡口市革命委員會主任,你有什麼意見?”我當即答復:“我同意由顧秀同志接替我的工作。”
1971年1月,我奉命調到四川省委工作,脫離了渡口市和攀枝花基地建設的領導工作。從此以后很少有機會再直接聽取總理的指示和教誨了,但在周總理領導下建設攀枝花鋼鐵基地的往事,我是永遠不會忘懷的。
《我們的周總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