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人民網首頁|頻道首頁|網站地圖
領袖人物紀念館>>周恩來紀念網

587、13、245……這些數字定格了周恩來最后的時光

2018年04月16日09:06    來源:中國青年網

  “不忘初心 學習恩來” 青年之聲·第二十三次長安街讀書會現場。中國青年網見習記者 陳馨怡 攝

  中國青年網北京4月15日電(見習記者 王曉芸 陳馨怡)587天,13次手術,245次工作談話……這些數字是周恩來總理的衛士、中央警衛局原副局長高振普少將統計的。透過這些數字,我們可以看到,敬愛的周總理生命的最后時光是如何度過的。

  作為周恩來總理的衛士,高振普在總理身邊工作了15年,親眼目睹了周總理生活中的點點滴滴。4月14日,長安街讀書會、團中央“青年之聲”學習者服務聯盟、人民出版社等單位聯合主辦“不忘初心 學習恩來”集體讀書活動,高振普少將作為嘉賓之一講述了周總理生前的故事。

  從1974年6月1日住進醫院,到去世的587天裡,周總理前后經歷了大大小小13次手術。這位78歲的老人,承受著病痛的折磨,卻並沒有卸下肩上的重擔,工作量絲毫未減。

  據高振普統計,在住院期間,周總理約人談話或別人找他談話245次,總時長達289小時43分鐘。其中,談話最長約3個多小時,最短也要半個小時以上。

  “此外,周總理外出開會達40多次,會見外賓65人次。我記得總理最后一次接見的是來自羅馬尼亞的外賓,那是1975年9月7號,總理實在沒有精力了,隻和外賓們談了一刻鐘。然后總理讓人報告中央,說‘我的身體實在支撐不了了,以后不要再安排我見外賓了’”,高振普回憶道。

  1976年1月8日,敬愛的周恩來總理永遠地離開了世界。

  “在生命的最后時光,周總理還經常說自己對國家、對人民‘做的不夠、感到內疚’,他就是用生命在詮釋‘鞠躬盡瘁,死而后已’這句話”,高振普說。

  今年3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周恩來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提到,周恩來同志是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黨和國家主要領導人之一,中國人民解放軍主要創建人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元勛,是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的重要成員。

  周恩來,這是一個光榮的名字、不朽的名字。每當我們提起這個名字就感到很溫暖、很自豪。周恩來同志在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為人類進步事業而奮斗的光輝一生中建立的卓著功勛、展現的崇高風范,深深銘刻在中國各族人民心中,也深深銘刻在全世界追求和平與正義的人們心中。

  斯人已逝,風范長存。

  周恩來總理青年時代曾經寫下這樣的寄語:“願相會於中華騰飛世界時。”

  而如今,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航線已經明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巨輪正在乘風破浪前行。吾輩青年亦當自強自省,不負先賢重托,不負時代使命,更加緊密地團結在黨中央周圍,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奮發進取,埋頭苦干,勇於開拓,勇於創新,為實現黨的十九大確定的目標任務,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繼續奮斗!

  這盛世已然如您所願,這正是中華騰飛於世界之時。

 

(責編:唐璐、張鑫)

推薦閱讀

光輝一生

全黨楷模

周恩來紀念場館

國內紀念地 海外紀念地巴黎戈德弗魯瓦大街 巴基斯坦周恩來路 巴黎花神咖啡館 朝鮮咸興周恩來銅像 德國柏林聯邦大道 日本嵐山詩碑 亞非會議紀念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