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朝亮
2018年04月13日11:41 來源:解放軍報
●對於廣大黨員干部來說,貫徹落實習主席重要講話精神,學習周恩來同志敢於擔當責任的品格,最現實的平台是本職崗位,最直接的途徑是履職盡責
“周恩來同志是勇於擔當、鞠躬盡瘁的杰出楷模。周恩來同志一生勇肩重任,勇挑重擔,嘔心瀝血,任勞任怨。”習主席在紀念周恩來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上深刻指出,“我們要向周恩來同志學習,敢於擔當責任,勇於直面矛盾,善於解決問題,以時不我待、隻爭朝夕的精神,以釘釘子精神落實好黨的十九大作出的各項戰略部署。”
勇於擔當責任,是共產黨人的鮮明品質。是否具有擔當精神,能夠忠誠履責、盡心盡責、擔當負責,是檢驗一名共產黨員先進性和純潔性的重要方面。在5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周恩來同志總是在危難時刻挺身而出,勇於擔當盡責。西安事變發生后,他根據黨中央的指示,親赴西安,多方斡旋,推動了西安事變和平解決﹔擔任共和國總理后,他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鞠躬盡瘁﹔“文化大革命”中他忍辱負重,苦撐危局,盡一切可能減少損失。他一生視責任與擔當勝過自己的生命,是一位名副其實的大公無私、為國為民的共產黨人。
習主席強調:“干部就要有擔當,有多大擔當才能干多大事業,盡多大責任才會有多大成就。”事不避難,勇於擔當,是因為責任在肩,信念在心。周恩來同志正是因為有著崇高的理想,有著強烈的家國情懷,才有了勇於直面問題、善於解決問題的責任擔當,才有了時不我待、隻爭朝夕的干事創業精神。他說:“既然把我推上歷史舞台,我就得完成歷史任務。”《大無大有周恩來》中有這樣一段記載:周恩來1974年6月1日住進醫院之前,1至5月,“他每天工作12至14小時有9天﹔14至18小時有74天﹔19至23小時有38天﹔連續24小時有5天。隻有13天工作在12小時之內。”他抓緊所剩不多的時間抱病履職,一直到生命的最后時刻。
周恩來同志身上展現出來的中國共產黨人的崇高精神,是歷史的,也是時代的。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長征路上,我們面臨著許多新的風險、新的挑戰、新的困難,尤其要具備周恩來同志這種敢於擔當責任的精神、勇於直面矛盾的魄力、善於解決問題的能力,准備付出更為艱巨、更為艱苦的努力。
敢於擔當責任,決不能空喊口號,而要落實在抓好一件件具體工作、完成好一項項任務上。對於廣大黨員干部來說,貫徹落實習主席重要講話精神,學習周恩來同志敢於擔當責任的品格,最現實的平台是本職崗位,最直接的途徑是履職盡責。“我們的行動是唯一能夠反映出我們精神面貌的鏡子。”敢於擔當盡責,重要的是堅守自己的陣地,干好自己的分內事。這裡所說的分內事,不是外部強制的要求,而是基於工作需要主動自覺的擔當﹔不是自己能承擔多少就承擔多少,而是崗位有什麼需要就力爭有什麼擔當。
敢於擔當責任,須努力提高擔當的本領。黨員干部要敢於在艱苦的環境中、復雜的局面下開展工作,在實踐中磨礪鍛造“鐵肩膀”。無論環境如何變化,都能始終保持強烈的責任意識,敢於擔當而不回避推諉,勤於擔當而不消極懈怠,善於擔當而不庸碌無為,以一流的標准推進各項工作落實,馳而不息地把黨的十九大擘畫的宏偉藍圖落細落實,努力創造無愧於時代、無愧於人民、無愧於歷史的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