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人民網首頁|頻道首頁|網站地圖
領袖人物紀念館>>周恩來紀念網

伴我們走過一代又一代的周恩來精神在新時代熠熠生輝

人民網記者王繼亮

2018年03月05日14:59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周恩來,是我們敬愛的“開國總理”,他忠於黨和人民,他光輝的一生是無比輝煌的一生,他是中華民族的驕傲!作為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周總理“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受到世人敬仰,他參與領導了革命和建設時期黨的各項重大工作,為黨和人民事業取得的每一個重大勝利付出了巨大心血,他的精神和光輝業績永放光芒。

1898年,周總理出生於江蘇淮安。幼名大鸞,字翔宇,曾用過飛飛、伍豪、少山、冠生、胡公、胡必成等筆名或化名。1910年周恩來隨伯父到東北讀書﹔1913年8月,考入天津南開學校﹔1917年9月,東渡日本留學並開始接觸馬克思主義學說……1920年,在法國、英國和德國勤工儉學期間,周恩來選定共產主義作為終身奮斗目標。周恩來投身五四愛國運動時開始接觸馬克思列寧主義,隨后遠赴歐洲勤工儉學。1921年3月,周恩來加入巴黎共產主義小組,是中國共產黨創始人之一。此后,周恩來發出了他堅定的誓言:“我認定的主義一定是不變了,並且很堅決地要為他宣傳奔走。”

周恩來青少年時期,由於西方列強入侵和封建統治腐敗,中國正處於內憂外患之中,社會危機空前深重,人民命運十分悲慘。面對國家危難和人民困苦,周恩來決心“為了中華之崛起”而讀書,誓言“險夷不變應嘗膽,道義爭擔敢息肩”,立下“面壁十年圖破壁”的遠大志向。周恩來和他那一代杰出中國共產黨人一樣,深入思索,挺起脊梁,苦苦探求救國救民的真理和道路。

周恩來是國家建設總體藍圖的重要設計者,又是將它付諸實施的卓越組織者和管理者。新中國成立后,周恩來為積極探索符合我國國情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推進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事業傾注了大量心血,作出奠基性貢獻。

周恩來身患重病后,一直帶病堅持工作,把有限的生命完全獻給了黨和人民。42年前的1月8日,敬愛的周總理和我們永別了。那一刻,群山肅立,江河揮淚……中國人民從此失去了敬愛的總理……周總理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和社會主義的偉大建設事業無私奉獻了自己畢生精力和生命,他崇高的精神和高尚的人格是屹立在中國共產黨和中華民族歷史上巍峨永恆的豐碑。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評價說,周恩來同志半個多世紀奮斗的人生歷程是中國共產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歷史的一個生動縮影,是新中國孕育、誕生、成長和取得崇高國際威望歷史的一個生動縮影,是中國人民在自己選擇的革命和建設道路上艱辛探索、不斷開拓、凱歌行進歷史的一個生動縮影。周恩來同志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的一顆璀璨巨星,是中國共產黨人的一面不朽旗幟。周恩來同志的崇高精神、高尚品德、偉大風范,感召和哺育著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周恩來同志身上展現出來的中國共產黨人的崇高精神,是歷史的,也是時代的,將激勵我們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征程上奮勇前進。

習近平強調,黨的作風是黨的形象。我們要向周恩來同志學習,牢記手中的權力是黨和人民賦予的,是用來為人民服務的,一身正氣,兩袖清風,自覺接受監督,敬畏人民、敬畏組織、敬畏法紀,拒腐蝕、永不沾,決不搞特權,決不以權謀私,做一個堂堂正正的共產黨人。

不曾忘記,周總理青年時代曾寫下的寄語:“願相會於中華騰飛世界時。”如今的中華民族在黨中央的英明領導下經歷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周總理生前孜孜以求的偉大目標一定能夠在很短的時期內實現。

2018年是黨的十九大開局之年,也是我國改革開放40周年,更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征程上的新起點,認真學習、宣傳、貫徹和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努力譜寫新時代篇章。

3月5日是周總理誕辰120周年紀念日,中共中央1日舉行紀念周恩來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會議強調,周恩來同志在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為人類進步事業而奮斗的光輝一生中建立的卓著功勛、展現的崇高風范,深深銘刻在中國各族人民心中,也深深銘刻在全世界追求和平與正義的人們心中。

斯人已逝,風范長存﹔朝朝暮暮,音容猶在。敬愛的周總理永垂不朽,永遠活在我們心裡,周恩來精神萬古長青。歷史不會忘記,人民不會忘記,周總理為中華民族立下的汗馬功勞永載史冊。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航線已經明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巨輪正在乘風破浪前行,伴我們走過一代又一代的周恩來精神將在新時代熠熠生輝。 

(責編:唐璐、張鑫)

推薦閱讀

光輝一生

全黨楷模

周恩來紀念場館

國內紀念地 海外紀念地巴黎戈德弗魯瓦大街 巴基斯坦周恩來路 巴黎花神咖啡館 朝鮮咸興周恩來銅像 德國柏林聯邦大道 日本嵐山詩碑 亞非會議紀念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