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來是我黨我軍的杰出領導人之一,是黨的第一代領導集體的主要成員。在民主革命時期,他參與領導人民軍隊戰勝國內外敵人,為毛澤東軍事思想的形成和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在社會主義革命與建設時期,他參與領導軍事斗爭,提出了一系列具有中國特色的國防建設思想,“為國防現代化建設嘔心瀝血,付出了巨大精力。
《周賀會見》 油畫 八一南昌起義紀念塔。 賀龍指揮部三樓窗口上的彈痕,工作人員用箭頭標出了彈痕的位置。
編者按:《世紀》發表文章《戴笠遺檔中的“西安事變”前后》。戴笠(1897-1946),浙江江山人。
上海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大本營和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周恩來同志曾長期在這裡工作過,領導過白區工作和工人運動。
一、“周公館” 1946年,在我黨與國民黨政府進行談判期間,上海思南路107號(現為思南路73號)的大門上,釘有一塊銅牌,上鐫有三個大字:“周公館”。銅牌下端還有一行英文字,直譯就是“周恩來將軍官邸”。
在我國國內革命戰爭后期特別是新中國成立之后,周恩來始終關注著新中國海防問題。他與毛澤東、朱德等從國家戰略和國際戰略的高度出發,對新中國海防的戰略地位以及新中國海防建設、海防斗爭等戰略問題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和原則。
周恩來是中共最早從事軍事工作的杰出軍事家,他最早懂得武裝斗爭和革命軍隊的極端重要性,人們對此已有共識。但周恩來在理論上和實踐上對人民戰爭和戰略戰術方面的重大貢獻,在國內外有關研究著作和教科書中,還很少提及,這是一個應該進一步研究的問題。
周恩來為人民軍隊包括空軍的創立與發展,建立了不可磨滅的功勛。然而,正如江澤民主席指出的那樣:“周恩來同志為黨的軍事工作建立了豐功偉績,但人們對他的軍事建樹知之不多。
(《世紀風採》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發布,請勿轉載) 周恩來是中央紅軍長征的策劃者和指揮者之一,對紅軍長征的勝利,起到了別人所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 長征前的三步棋 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后,中央紅軍面臨全軍覆滅的危險。
毛澤東軍事思想是關於中國革命戰爭和國防問題的科學理論體系,它是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集體智慧的結晶。周恩來作為以毛澤東為核心的中央領導集體的重要成員,是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主要創建者和領導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