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載:《中國人民解放軍演義》 新華出版社 張濤之著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演義》由新華出版社出版。該書分120回,共100萬字,是第一部以史詩筆法,生動真實地記述中國人民解放軍自八一南昌起義到新中國成立初期的誕生、成長、壯大的長篇章回小說。
(《世紀風採》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獨家發布,請勿轉載) 他既是張學良的摯友,又是蔣介石及宋美齡身邊的“紅人”,更是周恩來單線聯系的“特殊人物”。他的公開身份是國民黨高官,實際上卻是我黨優秀的地下情報工作者,他為中國革命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做出了卓越貢獻。
在中國共產黨艱苦而漫長的斗爭歷程中,相對與敵人面對面作戰的公開戰場,有一條為奪取革命勝利起過重要作用的隱蔽戰線。這條秘密戰線斗爭的成敗勝負,直接影響到革命的每一進程。
周恩來同志是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的重要成員,是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也是偉大的無產階級軍事家,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主要創建人和領導人之一。”認真研究周恩來創建人民軍隊的理論與實踐,對於今天我們建設一支強大的現代化正規化革命軍隊,實現跨世紀的宏偉發展目標有著重要的意義。
我黨情報事業的開創者和領導人周恩來曾經要求情報人員“有苦不說,有氣不叫﹔顧全大局,任勞任怨”。閻又文的一生,就是這16個字的真實寫照。
關於中國革命道路的理論,有兩種理解,一種是指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的理論,一種是指農村包圍城市革命道路理論。本文內容是論述在農村包圍城市道路理論形成過程中周恩來的貢獻。
一 抗戰勝利后,國民黨政府由重慶遷回南京。以周恩來同志為首的中共代表團為了便於同國民黨進行談判,謀求國內和平﹔同時,為了在國民黨統治區,特別是在上海、南京地區開展愛國民主統一戰線工作,曾決定在南京、上海設立中共代表團辦事處。
左洪濤(1906-1990年) 有一個中共特別支部在潛伏敵營十年,他們以戰地服務隊作掩護,與張發奎部隊中的頑固分子斗智斗勇,出生入死,收集了大量秘密情報,出色地完成了黨交給他們的任務,為抗戰的勝利和黨的發展作出了重要的貢獻。而十年中,竟然沒有一名成員暴露身份,中共特別支部也一直沒有遭到破壞。
(《黨史縱覽》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獨家發布,請勿轉載) 大革命失敗后,中國革命進入低谷,中國共產黨在白區的斗爭處於秘密狀態,秋收起義之后建立的紅軍革命根據地也處在敵人的封鎖、分割中。在此情況下,中國共產黨能否迅速建立秘密電訊,保持內外聯系,加強革命指導,就成為關系革命成敗的一個重要問題。
圖為1945年8月28日,為爭取國內和平,毛澤東和周恩來、王若飛在赫爾利、張治中陪同下離開延安赴重慶談判。新華社發 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堅持底線思維著力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專題研討班上強調,堅持底線思維,增強憂患意識,提高防控能力,著力防范化解重大風險,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大局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