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世人對中國共產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態度如何,然而誰也無法否認,周恩來是一位世界級的偉人。周恩來之所以成為“世界上所罕見”的偉人,原因固然多種多樣,但毫無疑問,與他的精神品格有著密不可分的內在聯系。
在福建武夷山五夫鎮朱熹故居紫陽樓懸挂著一塊“不遠復”的牌匾。牌匾的來歷是,朱熹14歲那年,父親朱鬆不幸病逝,朱熹母子被托付給武夷山五夫裡的友人劉子羽。
在海內外某些學者眼中,周恩來有一個弱點,就是“事務主義”,他“不大談哲學思想”,“不大談路線方針”。其明証就是,他接見美國年輕學者時,談到哲學問題,總請姚文元、張春橋作答。
1947年3月,國民黨調集優勢兵力向我陝甘寧邊區發動“重點進攻”,企圖一舉消滅我軍主力,奪取延安。為粉碎敵人的“重點進攻”,中央軍委和毛主席制定了英明的戰略決策,於3月19日主動撤離延安。
一九七六年,是毛澤東度過的最后一年。 元旦當天,全國各大報刊都在頭版刊載了他十年前寫的兩首詞:《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和《念奴嬌·鳥兒問答》。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周恩來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指出,周恩來,這是一個光榮的名字、不朽的名字。每當我們提起這個名字就感到很溫暖、很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