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經過1924—1927年大革命的中國共產黨,面臨的首要的根本任務,是找到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正確方向道路。大革命的慘痛失敗,把革命方向道路問題嚴重地急迫地擺在中國共產黨人的面前,能否盡快解決這個根本問題,能否盡快找到中國革命的正確方向道路,關系到中國共產黨的生死存亡,關系到中國革命的興衰成敗。
這是1946年9月,粟裕同志在“七戰七捷”后,返回淮安華中軍區司令部時的留影。 1948年7月9日的華北《人民日報》,在頭版頭條刊登了一條重大新聞,標題為:“華東人民解放軍豫東大捷/殲敵一個師一個旅/俘敵兵團長區壽年師長沈澄年,正圍殲整二十五師及第三快速縱隊”。
編者按:近日,《世紀》發表文章《戴笠遺檔中的“西安事變”前后》。戴笠(1897-1946),浙江江山人。
上海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大本營和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周恩來同志曾長期在這裡工作過,領導過白區工作和工人運動。
周恩來是我黨我軍的杰出領導人之一,是黨的第一代領導集體的主要成員。在民主革命時期,他參與領導人民軍隊戰勝國內外敵人,為毛澤東軍事思想的形成和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在社會主義革命與建設時期,他參與領導軍事斗爭,提出了一系列具有中國特色的國防建設思想,“為國防現代化建設嘔心瀝血,付出了巨大精力。
周恩來作為中國共產黨軍事運動的主要開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不僅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創立和發展作出了卓越的貢獻,還親自負責組建並領導了武警部隊及其前身公安部隊的建設。1949年8月31日,奉中央軍委命令,正式成立了中國人民公安中央縱隊。
認真研究周恩來創建人民軍隊的理論與實踐,對於今天我們建設一支強大的現代化正規化革命軍隊,實現跨世紀的宏偉發展目標有著重要的意義。 周恩來是創建人民軍隊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他把馬克思主義暴力革命思想與中國革命戰爭的具體實踐相結合,領導開展黨的早期軍事斗爭,初步探索了革命軍隊的建軍道路 1924年至1927年,中國爆發了以推翻帝國主義和北洋軍閥統治為目標的民族民主大革命。
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人民解放軍與國民黨軍進行了中國戰爭史上規模空前的戰略大決戰。經過這場決戰,國民黨蔣介石賴以維護其反動統治的主要軍事力量基本上被摧毀,奠定了奪取解放戰爭徹底勝利的堅實基礎。
周恩來自始至終參加和組織指揮了紅軍長征,又在長征中最重要的歷史事件——遵義會議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在遵義會議和紅軍長征勝利的壯麗史詩中,永遠流傳和吟唱著周恩來的偉大業績。
在二渡赤水之前,中央紅軍在川南組建了中共川南特委和中國工農紅軍川南游擊縱隊。這支游擊縱隊在川滇黔邊區20多個縣宣傳群眾、組織群眾、武裝群眾,開展了艱苦卓絕的游擊戰爭,沉重地打擊了國民黨反動派,英勇地完成了牽制敵人的任務,保証了中央紅軍順利長征北上,為人民立下了不朽的功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