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有“艱難締造”的紅色錦旗 他溫文爾雅,風度翩翩,才智超群﹔他鞠躬盡瘁,情系人民,唯獨忘己……人民的好總理周恩來離開了我們,但歲月從未沖淡人們對他深深的思念。 一面寫著“艱難締造”的錦旗 周恩來鄧穎超紀念館陳列著這樣一件展品,一面寬35厘米、長72厘米、上面寫著“艱難締造”四個大字的紅色錦旗。
作為中國人民解放軍主要創建者和領導者之一,周恩來在開展武裝斗爭、創建人民軍隊、建設現代化國防等方面,在理論上和實踐上,都作出了不可磨滅的歷史貢獻。長期艱苦的軍事斗爭生涯,使他對武器裝備建設、對人民軍隊和國防安全的極端重要性有著深刻的認識﹔作為第一代領導集體核心成員,如何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發展國防工業,他進行了艱辛和卓有成效的探索,做了大量深入細致的工作,並摸索出一條適合我軍實際情況的武器裝備和軍工建設道路。
(《世紀風採》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發布,請勿轉載) 80多年前,中國工農紅軍主力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的過程,從談判達成聯合紅軍抗日的條件到八路軍3個師開赴抗日前線,艱難曲折,充分反映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為民族獨立解放而投身抗日戰爭洪流的偉大擔當,人民軍隊堅決聽從黨指揮、服從黨領導、顧全大局的光榮傳統和作風。這對今天的人民軍隊建設和繼承發揚革命傳統,是很有啟發和很有意義的。
毛澤東、周恩來解放戰爭時期對瓊崖革命的指示。 曾受到毛澤東親切接見的戰斗英雄劉梅村,第一個把五星紅旗插到“天涯海角”。
在二渡赤水之前,中央紅軍在川南組建了中共川南特委和中國工農紅軍川南游擊縱隊。這支游擊縱隊在川滇黔邊區20多個縣宣傳群眾、組織群眾、武裝群眾,開展了艱苦卓絕的游擊戰爭,沉重地打擊了國民黨反動派,英勇地完成了牽制敵人的任務,保証了中央紅軍順利長征北上,為人民立下了不朽的功勛。
(《福建黨史月刊》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獨家發布,請勿轉載) 周恩來是蘇區時期我黨中央紅色交通線的奠基者。大革命失敗后,黨的八七會議決定要逐步建立全國性的秘密交通網。
(《福建黨史月刊》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獨家發布,請勿轉載) 1965年1月9日,張廷發(左2)向周恩來總理(左3)、葉劍英元帥(左1)匯報空軍某部擊落美國軍用無人駕駛高空偵察機的戰斗情況。 1965年1月9日,周恩來和葉劍英在北京聽取空軍關於兩次擊落美國無人駕駛高空偵察機戰斗情況的匯報,時任空軍副司令員兼參謀長張廷發受命匯報。
編者按:中國共產黨自誕生之日起就自覺擔負起了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歷史使命。尤其是當反抗侵略成為民族最迫切需要時,中國共產黨人挺身而出,打出了堅決抗戰的旗幟,點燃了全民族抗戰的火焰,成為民族獨立的中流砥柱。
本文由《秘書工作》雜志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獨家發布,轉載請注明來源。 遵義會議是我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這是大家熟知的史實。
編者按:《黨史文匯》發表文章《策反國民黨東北守軍紀事》。文中記述在三年解放戰爭中,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人民解放軍除在軍事上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國民黨軍隊的有生力量外,在政治上也積極開展了大規模的瓦解敵軍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