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人民日報》 1980年1月5日) 一九三二年秋天,作為紅軍共青團組織的代表,我到瑞金去參加中央蘇區共青團代表會議。會上,看到了一個蓄著胡子的軍人,熱情洋溢,舉止瀟洒,講話非常富有感染力。
一提到周總理我就想哭,他是1976年病逝的,很多年了,可是一提到他,我還是哭。我寫這本書(指《周恩來和他的世紀》)可以說是流了不少的淚。
(《世紀風採》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獨家發布,請勿轉載) 翻譯是外交戰線上不可或缺的一支生力軍,他們為新中國的外交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施燕華就是新中國翻譯隊伍中的一名佼佼者。
10月16日,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研究員、中國中共文獻研究會周恩來思想生平研究分會名譽會長廖心文在恩來干部學院作學術報告——《學習周恩來的大局觀》。淮安市委書記姚曉東主持報告會。
一九七六年,是毛澤東度過的最后一年。 元旦當天,全國各大報刊都在頭版刊載了他十年前寫的兩首詞:《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和《念奴嬌·鳥兒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