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世界上江河湖泊較多的國家之一,也是水患嚴重的國家之一。在舊中國,人民群眾不僅受統治階級的剝削壓迫,也頻遭水患之害。
周恩來被人民群眾稱為“人民的好總理”。他為什麼能贏得人民這樣的稱贊?他為什麼能管理好中國這樣一個世界上人口最多、國情最為復雜的大國的國務?這既與他的忠誠分不開,也與他的一個思想方法有關。
《紅岩春秋》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獨家發布,請勿轉載! 周恩來的骨灰到底撒在了何處 厚葬祖先,澤被子孫,這是我們中華民族沿襲了幾千年的傳統習俗。然而,我們的開國總理周恩來卻是個例外。
1959年1月5日,周恩來總理參加完外事活動后,從上海到廣東從化療養院看望因病在此休養的夫人鄧穎超。在從化的幾天,周恩來一點都沒閑著,他滿腔熱忱地深入到鄉村和學校等基層進行考察調研,了解社情民生。
1961年4月中旬,周恩來視察雲南西雙版納,在景洪城與傣族、布依族等群眾共度傣族新年——潑水節。周恩來穿起傣族服裝,走進歡樂的人群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