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史縱覽》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發布,請勿轉載) 周恩來的出生地是江蘇淮安,祖籍地在浙江紹興。他生前多次說過“我是浙江紹興人”,還曾說:“祖墳在紹興,紹興的家譜有我的名字,我不能不承認是紹興人。
編者按:《紅岩春秋》發表文章《周恩來與<房>》中記述了周恩來生前曾說過:“退休后,要寫一部小說《房》。”由於諸多因素,周恩來撰寫《房》的心願沒能實現。
周恩來修身齊家,為國為民,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可謂高山仰止。他的領袖風范、博大情懷和獨特的人格魅力,不僅讓他的同事、友人為之贊嘆,也讓他的對手和敵人為之折服。
1949年3月25日,中共中央從西柏坡遷到北京,拉開了建設新中國的帷幕。中共中央首選的落腳地是香山,周恩來等幾位領導人因組織籌建新政權工作,率先住進了中南海豐澤園。
不管世人對中國共產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態度如何,然而誰也無法否認,周恩來是一位世界級的偉人。周恩來之所以成為“世界上所罕見”的偉人,原因固然多種多樣,但毫無疑問,與他的精神品格有著密不可分的內在聯系。
編者按:在中南海西花廳,曾挂著一幅鄧穎超非常喜愛的國畫。這是何香凝在1950年周恩來、鄧穎超銀婚之際特意繪制的《臘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