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北京日報》發表文章《周恩來與北京人藝》,文中記述,1961年4月底,周恩來在百忙之中先后兩次觀看北京人藝正在上演的《潘金蓮》。演出結束后,周恩來邀請導演、主演、劇院領導等前來參加座談會。
我是1965年入伍到中央警衛團的,1972年12月調中央警衛局警衛處任連職警衛參謀,1974年3月調周恩來總理住的三○五醫院警衛值班室工作。一直到1976年1月周總理去世后我才離開。
偉大的人格是超越時空的。周恩來同志離開我們,但是人們還是常常想起他、說到他,親切自然,斯人如在眼前,他喜愛的一樹樹海棠也宛若綻放身畔。
周恩來的家庭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書香世家,無論他的始祖宋代周敦頤還是他遷到紹興的一代始祖周茂都是我國歷史上有名的讀書人。因此,周恩來很小就養成了愛讀書的習慣。
周恩來的骨灰到底撒在了何處 厚葬祖先,澤被子孫,這是我們中華民族沿襲了幾千年的傳統習俗。然而,我們的開國總理周恩來卻是個例外。
周恩來在1962年2月擴大的中央工作會議上,把中國共產黨“實事求是”的哲學思想,獨具特色地闡發為四條方法論原則:“說真話,鼓真勁,做實事,收實效。這四句話歸納起來就是:實事求是。
人們往往有這樣的體驗:一個深受自己愛戴的人,離開越久,思念越深。周恩來同志離開我們了,但他留在我腦子裡的形象,不僅沒有混滅,反而更加鮮明了。
大禹,是中華民族在同大自然作斗爭中勤勞、勇敢、智慧的代表。大禹勞身焦思、艱苦奮斗,因水之力,改堵為導﹔造井示民,賞功誅惡﹔納言所諫,舉賢任能﹔沐首捉發,嚴以律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