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以后,全國的形勢發生了根本變化,全黨的工作重點由農村轉向城市。軍隊也不例外,在有了全國政權的政治基礎及經濟基礎的條件下,我軍建設即相應的由低級階段向高級階段發展,也就是向正規化、現代化邁進。
回憶周總理生前對關系國計民生的糧食問題的教誨,尤其是想到在三年暫時經濟困難時期和十年動亂期間,他辛勤操勞,嘔心瀝血地領導和主持制定了糧食工作的一系列重大政策,使我們兩次順利地渡過了困難,走向勝利的情景,使人難以平靜。總理對糧食工作的關懷、指導和他一絲不苟的工作作風,我們終身難忘。
1963年12月14日至1964年2月4日,周恩來總理應阿拉伯聯合共和國(今埃及)、阿爾及利亞、摩洛哥、突尼斯、加納、馬裡、幾內亞、蘇丹、埃塞俄比亞、索馬裡十國國家元首、政府首腦的邀請,率中國政府代表團對這些國家進行了正式友好訪問。這是中國國家領導人第一次訪問非洲,是當時中國外交的一次戰略行動,其目的在於打破美蘇對我國的孤立,大力支持非洲的民族解放運動,增進同非洲國家之間的友誼,擴大我國的國際影響,發展反對美蘇兩霸的統一戰線,開創外交工作的新局面。
一、“周公館” 1946年,在我黨與國民黨政府進行談判期間,上海思南路107號(現為思南路73號)的大門上,釘有一塊銅牌,上鐫有三個大字:“周公館”。銅牌下端還有一行英文字,直譯就是“周恩來將軍官邸”。
第二次國共合作實現以后,我黨為了繼續推進兩黨合作,鞏固和發展抗日民族統一戰線,1937年12月,中央政治局決定由周恩來等人組成中共中央代表團,到武漢開展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工作,推動全民全面抗戰的實現。同時決定成立中共中央長江局,領導南方各省黨的工作。
上海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大本營和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周恩來同志曾長期在這裡工作過,領導過白區工作和工人運動。
周恩來看到陳賡的精彩表演,欣喜萬分。於是就決定讓陳賡挑頭成立一個劇社,並給劇社起名叫“血花劇社” 周恩來曾說過,他最喜歡兩個知識分子戰將,一個是陳賡,另一個是彭雪楓。
金一南《浴血榮光》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由金一南撰寫的、北京聯合出版公司出版的《浴血榮光》一書是金一南少將繼《苦難輝煌》之后,又一部把中共黨史放在國際大背景下描繪的力作,講述了在當時的國際國內形勢下,第一代中共領導人如何探索革命救國之路,與共產國際博弈,化解黨內斗爭,排除困難在夾縫中成長,在逆境中壯大的艱難歷程。以下為本書節選。
中日貿易是中日兩國在特定歷史條件下發展起來的,它對於我國的經濟建設起到了積極作用,對於發展中日友好關系起到了推動作用,為中日邦交正常化和睦鄰友好關系的建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而中日貿易關系的設計者和推動者是周恩來。
《紅岩春秋》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獨家發布,請勿轉載! 摘 要:很少有人完整地考察周恩來於1940-1943年間在重慶的外交活動,尤其是這個時期與美國的外交活動。周恩來於第一次反共高潮與第二次反共高潮之間的背景下在重慶展開的他的內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