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這個淳朴的字眼在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心目中有著崇高的地位。人民,隻有人民才是創造歷史的動力。
1969年1月20日,尼克鬆宣誓就任美國總統,並發表就職演說,演說中提及保護環境、提高生活質量。周恩來閱讀文件書報后,立即指示中共中央調查部的研究局從國外書報雜志中選擇有關材料,進行整理編輯,內容包括:環境保護的意義,形成污染(日本稱之為“公害”)的原因,污染造成的危害,西方學者對污染問題的看法,有關國家政府部門准備採取的對策等。
北京玉淵潭東岸的釣魚台,是首都著名的園林古跡之一,釣魚台國賓館就坐落在其中。這是領導人會見和宴請外國首腦的主要場所。
歡迎尼克鬆總統的神秘晚宴 上世紀70年代,中美關系解凍及至建交,是新中國外交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也正因其意義重大,對於前來實現“中美破冰”之旅的尼克鬆總統的來訪,周恩來總理格外重視,對歡迎宴會的菜譜、菜單設計等事務他都逐一安排並親自圈定。
一九六三年,陳毅夫人張茜和周恩來一起步入人民大會堂。 (《福建黨史月刊》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獨家發布,請勿轉載) 一個新的使命悄悄地走向張茜 當《平平常常的人》出版時,張茜十分激動,這是她從1947年在大連學俄文開始,幾經曲折和歷練,終於在1958年1月翻譯出版的第二本書。
葉挺和項英 葉挺雖然就任新四軍軍長,但實權卻掌握在副軍長項英手中, 因此對新四軍的軍事指揮並不如意。 實際上,新四軍的干部、戰士大多是南方八省三年游擊戰爭中幸存下來的紅軍骨干,因而和當時領導南方游擊隊的項英淵源甚深。
關於周恩來與張學良的交往與友情,特別是西安事變前后的交往與友情,以及張學良被囚之后周恩來多次呼吁釋放他的種種情形,已有不少論著談論,許多人已耳熟能詳。但在張學良幽禁期間,周恩來與張學良的秘密交往,以及周恩來對張學良的暗中保護和關懷,至今仍鮮為人知。
1936年西安事變時,我就認識了周恩來同志﹔開國以后在我從事外事工作的日子裡,又多次受到總理的教誨﹔十年動亂中,又由於總理的及時關懷,我才得以少受摧殘和折磨,早日恢復自由。這些往事都深深留在我的記憶中。
1955年,我調煤炭工業部工作以后的較長時間內,由於工作的關系,能夠經常和周恩來總理接觸,聆聽他的教誨。在長期和周總理的接觸中,我深深感到,周總理從事各項工作和處理任何事情,最基本的指導思想是實事求是。
1963年,毛澤東親筆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光陰荏苒,跨過56個春秋,雷鋒精神始終歷久彌新,成為我們的寶貴財富、思想營養和行為導向,我們黨的領袖、軍隊統帥都曾以不同方式勉勵廣大官兵學習雷鋒的先進事跡和崇高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