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革命”時期,農業和其他行業一樣,不可能不受到政治運動的沖擊,但是總產值仍能緩慢增長,基本建設也取得了一些成績。究其原因,毛澤東等領導人在一定程度上記取了1958年人民公社化運動的教訓,對農業採取了比較謹慎的態度,是重要的一點。
林彪集團覆滅后,在毛澤東的支持下,周恩來主持中共中央日常工作,他採取一系列正確的措施,糾正各個領域的“左”的錯誤,充分調動廣大干部和群眾的積極性,使國內形勢開始逐步好轉。在對外經濟工作方面,周恩來排除“四人幫”的干擾和破壞,抓住國際上出現的對我有利的外交局面,明確提出要學習外國、特別是資本主義國家的長處,積極地推進對外經濟技術交流和貿易往來。
編者按:由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輯的《周恩來答問錄》一書由人民出版社出版。這部答問錄,收入了周恩來同志1936年至1971年期間接受中外記者採訪以及在記者招待會上的談話、答問、散發的聲明等文稿64篇,約30萬字﹔書中同時收錄83幅珍貴歷史圖片,圖文並茂。
周恩來是我黨我軍的杰出領導人之一,是黨的第一代領導集體的主要成員。在民主革命時期,他參與領導人民軍隊戰勝國內外敵人,為毛澤東軍事思想的形成和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在社會主義革命與建設時期,他參與領導軍事斗爭,提出了一系列具有中國特色的國防建設思想,“為國防現代化建設嘔心瀝血,付出了巨大精力。
周恩來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締造者之一,新中國也為他提供了在外交舞台上展示才華的機會。從1949年新中國成立到70年代中期,在中國與世界各國的交往中,在中國步入國際政治舞台的歷程中,周恩來一直是處於中心的人物。
中國民族問題是中國革命和建設總問題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共產黨根據馬克思列寧主義關於民族問題的基本原理和中國民族問題的具體實際,創造性地提出了解決中國民族問題的理論、綱領、方針和政策,開辟了一條有中國特色的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引導各民族人民走向解放和繁榮。
周恩來是20世紀最偉大的政治家之一。其畢生的全部理性思維和政治實踐緊密聯系著無產階級統戰事業,由此鑄就了他在中國共產黨統戰史上的極為重要的地位。
1949年10月10日出版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 今年是人民政協成立70周年。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在北平中南海懷仁堂隆重召開。
建國前后我在周總理領導的部門工作過多年,特別是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后期與周恩來同志的幾次接觸中,親身領受和聆聽過他的關懷和教誨,給我留下了不可磨滅的記憶,使我終生受益,永志不忘。 一 1935年9月,我在陝北吳堡縣慕家塬與晉軍的戰斗中左腿負了重傷。
周恩來從新中國建設需要的全局出發,從國家長遠發展的戰略高度,極其關心和重視我國的教育事業,對教育工作發表過許多重要而精辟的見解,形成了系統的教育思想。他還親自指導我國教育的改革和建設,對新中國教育事業的發展做出了極其寶貴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