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世界上江河湖泊較多的國家之一,也是水患嚴重的國家之一。新中國成立后,周恩來總理特別關注對水患的治理,為此付出了巨大心血。
1961年4月,周恩來在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參加潑水節 周恩來為油橄欖剪枝 周恩來在昆明海口林場種植油橄欖 周恩來在景洪林場 周恩來與陳毅在石林 今年3月5日,是周恩來同志誕辰120周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作為共和國總理的周恩來,對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非常重視,他經常強調:一定要重視環境保護,不能因發展經濟而犧牲環境,不要做對不起子孫后代的事。
新中國經濟困難時期是上個世紀指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的一個以農業生產為突出困難的時期,其中三年嚴重困難時期是指1959—1961年連續三年自然災害,糧食成為影響全局的揪心問題,人民口糧嚴重短缺。之后的1962年、1963年開始農業經濟恢復,但也依然較為困難。
周恩來總理一貫重視機械制造行業的發展,對我國機械工業如何更好地發揮在國民經濟中的作用,給予了極大的關懷。1966年我國即將進入第三個五年計劃建設時期,為了保証第三個五年計劃的順利進行,曾開了兩個關於改進設計工作的全國性的討論會。
新中國的航空工業,創建以來,取得了舉世矚目的重大成就。有不少為之嘔心瀝血,貢獻卓著,但已離世的人物,值得我們深切懷念。
1955年,我調煤炭工業部工作以后的較長時間內,由於工作的關系,能夠經常和周恩來總理接觸,聆聽他的教誨。在長期和周總理的接觸中,我深深感到,周總理從事各項工作和處理任何事情,最基本的指導思想是實事求是。
所謂“加減乘除”,就是算經濟賬。周恩來歷來重視算賬,擅長“加減乘除”,是這方面的典范。
1956年關於知識分子問題會議提出了“向科學進軍”的口號。周恩來隨后主持制定了“十二年科學技術發展遠景規劃”(以下簡稱“科學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