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8月8日,中共中央西南局的劉伯承、賀龍、鄧小平給劉少奇、周恩來拍了一份電報。電報反映:中央及大行政區政府系統、工青婦等群眾團體系統、軍隊系統,及至黨的系統發的文件、調查統計表,一個縣一個月所接公事有五百余件,使得下面窮於應付,特別是西南各級干部很少,隻能集中力量做幾件主要事情,不可能應付這樣多的公事,否則隻能發展官僚主義或做假報告應付公事。
周恩來在建國前,就為新中國成立后的化學工業的恢復和建立積極准備條件﹔建國后,又親自確定了發展新中國化學工業的重大方針政策,親手組織了新中國化學工業的大規模建設工作,他曾視察過很多化工企業,對化工生產建設作出過一系列重要指示,有效地促進了化學工業技術水平的迅速提高,使我國化學工業在十分薄弱的基礎上得到了空前的發展,為后來形成門類比較齊全的化學工業體系奠定了基礎。新中國化學工業的每一個進步,每一項成就,都凝聚著周恩來的心血。
1922年3月,24歲的周恩來在給覺悟社友人的一封信中說:“我認的主義一定是不變了,並且很堅決地要為他宣傳奔走。”這是周恩來確立共產主義信仰后昭告友朋的誓言,也是他一生堅守初心、牢記使命的精神動力。
原標題:解密:不為人知 周恩來晚年五次大手術 新中國成立后,周恩來盡管日理萬機,由於身體素質好,一直很少生病,而“文革”中長期超負荷的工作狀態和內心的極度焦慮,使得周恩來的身體每況愈下。 由於長期的勞累與缺乏睡眠,1967年2月2日,醫生診斷周恩來患有心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