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1日08:20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二
周恩來的第二次醉酒,是在1954年初出席日內瓦世界和平會議之前,在莫斯科發生的。
周恩來1月1日到莫斯科,為日內瓦會議作准備,同蘇聯協商有關事項,統一會議上的步調。經過會談,雙方達成一致看法后,由蘇聯同志草擬具體方案,由總理回國向中央匯報協商情況。臨行前的晚上,為慶祝會談勝利結束,蘇聯以赫魯曉夫的名義設宴招待周恩來總理。
赫魯曉夫起來講話了。話很簡短,幾句便開始敬酒,那些蘇聯領導人也都跟著起立舉杯。蘇聯人的熱情豪爽是沒得比的。中國人敬酒,一般是誰敬誰喝﹔蘇聯人則不然,赫魯曉夫敬酒,咕咚一口干杯,那些跟著舉杯的主人,馬林科夫、莫洛托夫、卡岡諾維奇、布爾加寧等人都實實在在地"咕咚"干杯,我們的總理便也不能不"咕咚"了。
外交禮節,人家敬了酒,你就不能不回敬。所以總理也得講幾句,也得回敬,眨眼工夫,又響起一片"咕咚"聲。
周恩來神採飛揚,臉上紅光流溢,反應敏捷,思路仍然清晰。他幽默地將酒杯上下顛一顛,說:"醉翁之意不在酒,我們是從另一個角度考慮問題的:中國、朝鮮、越南一起出席這次國際會議,這件事本身就有不同尋常的意義,就是一種勝利。"
周恩來沒有馬上干杯,舉著酒杯進一步說:"這次會議如果能解決某些問題就會有更大的收效。我們是想經過努力,解決一些問題的。"他的講話又贏來一片喝彩聲,緊接著是更熱烈的敬酒、干杯、擁抱......
這時周恩來的臉色已經不再是紅光流溢,而是悄悄地轉向了蒼白。可是敬酒還沒完,繼馬林科夫和卡岡諾維奇之后,莫洛托夫又向總理舉杯:"這次日內瓦會議,我們倆將並肩戰斗。為我們的友誼合作,干杯。"
周恩來雖然臉色有變,風度卻依舊,點頭微笑,貼近莫洛托夫說:"我們的友誼很久了。1928年中國共產黨在莫斯科召開六大,我來參加了。那次我見到了你,你還對我們代表們講了話。你是老大哥,我們要向你們學習。日內瓦,中國參加這樣的國際會議還是第一次,缺少國際斗爭的知識和經驗,還要繼續向你們學習......來,為我們共同奮斗干杯!"
這時,宴會廳已經亂了。那時中蘇友誼親密無間,無須更多的注意,主人客人完全融為一體,蘇聯人自己跟自己也互相干杯,多數人都離開了席位,互相轉著敬酒、聊天,談著各自感興趣的話題。
1936年,鄧穎超同周恩來在陝北
周恩來也離開了席位,在大廳裡轉著,同蘇聯領導人碰杯,說著熱情友好的話。可是,他的腳步突然踉蹌了,在馬林科夫、卡岡諾維奇對面站住,欲言又止,身體搖晃幾下,忽然彎下腰,接著便嘔吐了。
馬林科夫和卡岡諾維奇本身也帶了醉意,面對突然發生的這種情況,一下子愣住了,又想扶人又想叫人,但又發覺手裡的杯子不知該放在什麼地方......
張聞天搶上去扶起周恩來,莫洛托夫也趕過來幫忙,他們一左一右扶著周恩來往出走。那些蘇聯領導人,有的也醉意不輕,沒注意發生的事,有的注意到了,卻手足失措,不知該干點什麼。
"這是我們的過錯,這是我們的過錯。"莫洛托夫邊走邊喘息著說,"沒有照顧好你,我們很不安,我們感到內疚。"
周恩來下意識地說著應酬話:"不要緊,喝猛了些,這段時間太累......"
張聞天邊走邊說:"周總理肝臟不太好,長征時得過膿腫,不宜多飲酒,加上這些天疲勞過度,才出現這種情況。"
莫洛托夫不停地道歉、自責:"怪我們,這是我們應當吸取的一次教訓,一切責任都在我們......"
周恩來向毛澤東主席、黨中央匯報了莫斯科會談的情況。匯報結束后,又專門向毛澤東作了個別匯報:"主席,這次我還犯了個錯誤,要向你檢討呢。"
"什麼錯誤?"
"我在宴會上喝多了......"
"比重慶喝得多?"
"吐了。回來的日期也推遲了一天。在這樣的外交場合喝吐了,丟了丑,這是我的錯誤,我向主席,向中央檢討。"
"哈哈,"毛澤東笑出了聲,輕描淡寫地把手一揮,"喝酒的人喝醉了,這是常有的事,算不得丟丑。要是換成我,我不跟他們對酒,我跟他們比吃辣子,以己之長,攻彼之短。"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