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永红
2019年04月17日16:27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战地服务队合影(后排右三为杨应彬)
1941年夏初,年仅19岁的“特支”党员杨应彬,正在贵州独山国民党军校第四分校学习。他的入党介绍人王洞若和韶关游干班学员郑体诗,写信给他,信中有“巴黎公社的穷孩子”和“相信你播下的种子萌芽了吧”等字句。这些信被军校的反共分子查获,他们如获至宝,不分白天黑夜,轮番对杨应彬进行审查,大有不挖出杨应彬背后的共产党后台绝不罢休之势。杨应彬一边想办法应付审查,一边赶紧写信给潜伏在张发奎身边的女友郑黎亚,希望她设法营救。但是,杨应彬的信送出后却如石沉大海,久久没有回音。一天晚上,正准备入睡的杨应彬又被叫起来审查,奉命审查他的人已经接到了处死杨应彬的密令。因为宁可错杀三千,不可放过一个!奉命处死杨应彬的是区队的队长,队长觉得杨应彬在军校的成绩实在是太优秀,杀了可惜,想等几天看看情况再说。
没有想到两天之后,情况发生了变化。学校收到了当时已经担任国民党第四战区司令张发奎的来信。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郑黎亚收到信后非常焦急,她马上告诉左洪涛,让左洪涛想办法营救杨应彬。杨应彬是由“特支”选派,经张发奎保荐去军校学习的,张发奎对他寄有厚望。杨应彬在军校遇险,张发奎并不知道。左洪涛便在与张发奎闲聊时,装作漫不经心的样子,对张发奎说:“杨应彬在四分校,无论是学课还是术课,每次考试都是全校第一。”听到这话,张发奎满脸高兴,感觉自己“很有面子”、“很光彩”,当即嘱托左洪涛代他写两封信,一封给四分校主任韩汉英,一封给杨应彬本人。在给韩汉英的信中,左洪涛措词严谨,力举杨应彬年轻有为,望其多加爱护培养。在给杨应彬的信中,又以长辈对晚辈的口气,教导杨应彬勤奋学习,前途无可限量。张发奎看后甚是满意,龙飞凤舞就在上面签上了自己的大名。韩汉英过去是张发奎的部下,他打开张发奎的信,一时不知所措。那些反共分子得知杨应彬是张发奎的“红人”后,也不敢继续造次。左洪涛略施小计,就让杨应彬脱离了险境。
但是,杨应彬虽然暂时脱离了危险,但也引起了国民党特务的关注。中统驻柳州通讯处负责人陆树珊早就对左洪涛等人心存疑虑,密电蒋介石侍从室,称左洪涛、麦朝枢、何家槐、黄中廑4人思想左倾,行动可疑,请求蒋介石下令查办。蒋介石侍从室即以蒋的名义密电张发奎,命令他控制左、麦、何、黄等4人。这封密电在未到张发奎手里之前,就被左洪涛利用技术手段截获。麦、何、黄与左洪涛一样,都是隐蔽在张发奎身边开展统战工作的“特支”成员。在第四战区,麦朝枢任中将秘书长,黄中廑任少将参事,何家槐与左洪涛一道,同在长官部任张发奎的机要秘书。这时候,黄中廑、何家槐已经撤离第四战区。左洪涛反复思忖,自己与何家槐就住在张发奎办公室的楼下,每天跟在张发奎左右形影不离,被张发奎视为“心腹”,而陆树珊却将左、麦、何、黄4人“一视同仁”,视为“思想左倾”、“行动可疑”。这只说明一点,陆树珊没有真凭实据,只是瞎猜疑而已。再则,张发奎也不可能轻而易举就以共党分子的罪名查办他们。若非要那么做,一样也是出他自己的丑。于是,当张发奎召见时,左洪涛镇定自若,与往常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