式周表哥: 别仅三月,而东西相隔竟迢迢在三万里外,想念何如!出国后,途中曾数寄片,想均入览…… 兄之来函,以本月中旬至,彼时弟至英伦已一旬余。来书语重心长,读之数遍,思潮起伏,恨不与兄作数日谈,一倾所怀。
邓颖超同志遗嘱。 资料图片 我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邓颖超,为中国革命、建设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总理穿过的中山装 总理住院时穿过的布鞋 总理送给侄女的军大衣 周秉德讲述总理家风 穿了20多年的补丁衬衣、只穿过一次的纱布衬里布鞋、送给侄女伴她在内蒙古20多年的军大衣……淮安的周恩来纪念馆内,众多与总理有关的文物中,有几件衣物乍看毫不起眼,背后的故事却令人动容。“红色记忆”采访组在淮安采访周总理的侄女周秉德,听她讲述文物里蕴藏的总理品格和感人家风。
1970年1月,邓颖超陪外宾去延安参观。回北京时,延安人民想带点礼物给周总理。
1968年8月,15岁的周秉建做了人生中第一个重大的决定,她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去内蒙古大草原深处的牧区插队。 当时,由于学校实行军事化管理。
伯伯关心我的工作,不许受特殊照顾 一直以来,因为受到伯伯、七妈的教育和影响较深,严格遵守共产党员一切服从党和国家需要的党性原则,所以,连我自己选定的乡村女教师的工作,也只做了三个月,便被调到朝阳区委参加肃反工作—因为那时候中小学老师中的共产党员确实太少了。 伯伯听说我离开小学被调到区委机关,很不以为然。
周恩来总理的侄子周秉和讲述了自己名字的由来。周秉和说,他的大姐叫周秉德,是父亲取的名字。
《党的文献》授权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独家发布,请勿转载! 安振常,山东泰安人,1969年从人民大会堂宴会厅调入西花厅工作,担任周恩来和邓颖超的厨师。1992年邓颖超去世后,回到人民大会堂,直到1994年退休。
1951年,“六一”儿童节,毛泽东在中南海亲切接见了八一学校学生左太北、宋勤等七名少先队员代表,接受了优秀作业献礼,并勉励同学们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做革命的下一代。 编者按:6月1日是国际儿童节。
资料图:周恩来“清廉”总理生涯实物在上海集中展出。中新社发 潘索菲 摄 “总理是国家的,不是我们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