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首页
领袖人物纪念馆>>周恩来纪念网

周恩来立大“志”不存大“己” 淡泊名利

古今中外,凡干大事者,最不易处理好的可能就是伟大事业与个人功名地位的关系问题。鲁迅曾写道:“夫激荡之气,利于乘时,劲风盘空。轻蓬振翮,故以豪杰称一时者多矣,而品节卓异之士,盖难得一。”(《鲁迅全集》第6卷,第196页)。周恩来品节卓异,光彩照人,事业与道德都流芳千古,他很好地解决了伟大事业与个人功名权位的关系。

立志是事业成功的根基。周恩来在立大志及为实现大志的奋斗中,形成了他“卓异”的人格、优良作风,从青少年时代起就自觉地把“立大志”与“不存大己”有机地结合了起来。

什么是大志?当大官、赚大钱都不是大志。真正的大志,是在认清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自觉地按照社会发展规律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做有益于社会和人民的人。周恩来正是以认清社会发展规律为基点,从为最大多数人谋取最大利益的高度来确立自己的志向的。

周恩来出生于一个败落的封建仕宦家庭。两个母亲对他的成长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生母万氏性格开朗,办事精明;继母陈氏性格文静,才学出众,从小就教周恩来读书写字,5岁时就给他讲《天雨花》、《西游记》等爱国性和人民性很强的故事。乳母蒋江氏是纯朴的劳动妇女,她培养了周恩来对劳动群众的感情和敦厚朴实的品质。在这种家庭环境影响下,周恩来从小就富有正义感和同情心。

周恩来的祖籍绍兴和家乡淮安是人才荟萃,文化昌明之乡。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奉献精神,越王勾践“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坚定意志,徐锡麟、秋瑾、陶成章等早期革命党人为中华民族之复兴无私无畏,敢于牺牲的浩然之气以及家乡南宋抗金英雄梁红玉、抗英名将关天培的英雄事迹,都在幼小的周恩来的心灵里深深地扎了根。

周恩来的青少年时代,已是中国濒临列强分割,中华民族处于存亡危急之时,这激发了他忧国忧民的爱国之情。他12岁到东北上学,在进步思想的影响下阅读了陈天华的《警世钟》、《猛回头》、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的《革命军》等著作,更激发了他救国救民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当他还是个13岁的孩子时,老师问:“读书为了什么?”他就庄严地回答:“为了中华之崛起。”1914年,南开中学《敬业》创刊号上,发表了同学们题为《春日偶成》的诗词习作,许多人歌吟春光无限美,唯独周恩来写下了:“极目青郊外,烟霾布正浓。中原方逐鹿,搏浪踵相踪”的诗句(《周恩来早期文集》上卷,第11页),表达了他对时政的忧愤和矢志救国的决心。在他写的《敬业》创刊词中,郑重指出:“吾辈生于二十世纪竞争之时代,生于积弱不振之中国,生于外侮日迫、自顾不暇之危急时间,”“安忍坐视而不一救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该刊第四期上,他用“飞飞”笔名写了一首诗:“险夷不变应尝胆,道义争担敢息肩”,为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民,他准备卧薪尝胆,勇敢献身。由此可看出,他立志的起点比较高,从一开始就把个人志向与国家、人民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

从忧国忧民出发,周恩来开始了艰苦的救国之路的探索。中学毕业,他对中国的社会政治问题有了一定的观察和了解,深感自己的知识不足,在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救国志向的驱使下,他东渡日本,寻找救国良方,另辟兴国之路。他给同学写的临别赠言是“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1917 年9 月临行前夕,他写下了一首慷慨激昂的诗篇:“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在日本,一个个救国方案被提出来,经过对社会的考察,又一个个被否定了。他也曾经失望、痛苦、仿徨过。回国后,经过五?四运动革命实践的锻炼,强烈的救国救民的愿望,又促使他远渡重洋到马克思的故乡法国探寻救国之路。

在欧洲,周恩来博览群书,攻读马列,探求和比较西欧社会和工人运动,他认清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在对各种“主义”、思潮的比较中,他认定马克思主义最科学。由此把自己的志向“定格”在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上,从不动摇,从不退缩,从不消极,终生向着青年时代确定的既定目标前进!

周恩来“立大志”的过程,给我们两点重要启示:

第一,立志救国,心系人民,把个人志向与祖国和人民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共产主义事业是解放全人类的事业,是为最大多数人谋利益的事业。一个人只有把自己的命运同祖国的前途和最大多数人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把个人价值的实现融入社会的进步,才有可能接受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从周恩来确立共产主义信念的过程可以清楚地看到,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为最大多数人谋利益的崇高志向,是他探求马克思主义真理的源动力,也是他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一个自私自利的人,一个以升官发财、争名夺利为生活乐趣的人,一个不关心人民疾苦,不热爱祖国的人,不可能有强烈、持久的追求真理的热情,更不可能把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作为终生的奋斗目标。

第二、理论清醒,行动坚定。通过“博览群书,攻读马列,推求比较”,才做到“明辨笃行”。

这是周恩来确立共产主义信念过程中的又一显著特点。他同许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一样,经过了“博学”、“审问”、“慎思”、“明辨”而达“笃行”的过程。一个具有救国救民良好愿望的青年,有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但并不一定能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是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它不会在人们头脑中自发地产生,必须通过自觉地、刻苦的地学习和深刻的领悟才能掌握。马克思主义不是离开世界文明大道而产生的固步自封、僵化不变的学说。恰恰相反,它回答了人类先进思想已经提出的种种问题。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正是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伟大代表学说的直接继续,只有具有广博的知识的人,才能真正牢固地掌握它,深刻地理解它。

周恩来在中学时代,就以勤奋、博学而著称,从清代进步作家顾炎武、王夫之等的著作到西方启蒙思想家卢梭的《民约论》、孟德斯鸠的《法意》、赫胥黎的《天演论》等译作,无不涉猎。他知识面广,思想活跃,视野开阔,使他对救国救民问题的探索比较深入,为接受马克思主义准备了比较厚实的文化和思想基础。在日本,他广泛阅读各种进步书刊,阅读约翰?里德写的反映俄国十月革命的《震动环球的十日》,日本河上肇教授的《贫乏物语》和幸德秋水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著作《社会主义精髓》等。当时,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还没有一本被完整地译成中文,列宁的著作连一篇译成中文的也没有。周恩来利用自己能直接阅读英文和日文书籍的有利条件,直接读英、日文书刊,比一般人能更早、更多地接触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象“一线阳光穿云出”,在他心中燃起了强烈的火焰。为研究“主义”的真谛,他到了欧洲后,如饥似渴地系统地阅读马克思主义著作。他阅读了英文版的《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国家与革命》等一系列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他不仅刻苦攻读马列著作,还特别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对欧洲社会进行深入的考察,用社会实践和切身体验来检验他所接触到的各种“主义”。他对英国工人运动进行了认真的考察,对1921年有百万人参加的工人大罢工进行了认真研究,先后写下《英国矿工罢工风潮之始末》、《煤矿罢工中之谈判》、《英国矿工总投票之结果》等九篇通讯,他认识到英国式的费边社会主义还是空想,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才是正确的。

本文系《周恩来精神风范》节选

(中央党校出版社授权发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责编:唐璐、张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