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梅兰芳已经63岁了。从旧社会一路走来的他,感慨于新中国日新月异的变化。
周恩来与传承创新淮剧的著名演员筱文艳的乡音情缘 “异乡听乡音,倍感亲又亲。”出生于淮安的著名淮剧演员筱文艳与周恩来总理在北京相遇,一开口,乡音显得格外亲。
《红岩春秋》刊发杨耀健署名文章《周恩来在重庆的统战实践》,其中提到抗战时期,周恩来在重庆积极团结民主党派人士和各阶层人民,壮大了革命力量,他率先垂范,求同存异,以情感人,以诚待人,以理服人,善于将党的方针政策与个人的人格魅力有机地结合起来,呈现出高超的统战艺术。他勤于交友真诚待人,用一碗甜粥温暖人心。
一、“周公馆” 1946年,在我党与国民党政府进行谈判期间,上海思南路107号(现为思南路73号)的大门上,钉有一块铜牌,上镌有三个大字:“周公馆”。铜牌下端还有一行英文字,直译就是“周恩来将军官邸”。
抗日战争时期,周恩来是中共领袖人物中与蒋介石打交道最多的人,并因此为人们所熟知。除多次与蒋介石见面外,周恩来与蒋介石的书信往来也颇为频繁。
在中共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中,展出了一辆二战时期美国生产的别尔克小轿车。70余载过去,岁月流逝,停在车库内的小轿车虽式样陈旧,车身的黑漆也已部分脱落,但依旧闪耀光泽,诉说着那段峥嵘岁月。
中新网重庆5月9日电 (记者 钟旖)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84岁的周恩来总理侄女、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常务理事、周恩来邓颖超研究中心顾问、北京大鸾翔宇慈善基金会创始会长周秉德9日在重庆参与“新时代传承弘扬红岩精神”理论研讨会时,以发生在重庆的三件事,阐述“统战工作”在过去与现在发挥的重要作用。
20世纪30年代,江苏淮安新安小学诞生了一个著名的儿童抗日团体---“新安旅行团”。这支由少年儿童组成的宣传队伍,在国家民族危亡的关头,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宣传抗日,宣传救国,被誉为“中国少年儿童的一面旗帜。
(《中华魂》授权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发布,请勿转载) 在抗日战争时期,周恩来同志曾在重庆长期工作和战斗,在重庆38个区县,只要一提到周恩来的名字,人们都能讲上一段段耳熟能详的周恩来热爱人民、关怀人民的故事。 育才学校 周恩来印记 如今的育才学校是陶行知先生抗战时期在重庆创办的,当时周恩来在重庆主持中共南方局工作,他对育才学校的师生关怀备至,对学校的工作鼎力支持。
在中共中央和东北抗日联军的关系中,周恩来占有特殊的位置,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早在“九一八”之际,他就是当时主持领导东北人民抗日斗争的党中央主要成员,一直关注东北人民的英勇斗争,在中共中央和东北抗日联军失去组织联系之后,周恩来的著作和事迹,仍然是东北抗日联军贯彻党中央政治路线、坚持东北抗日斗争的精神动力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