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人民的人,人们永远爱戴他、尊敬他、怀念他。周恩来同志就是这样的人。
2017年10月31日,党的十九大闭幕仅一周,习近平总书记便带领其他中央政治局常委同志,集体瞻仰中共一大会址。在习近平领誓下,中央政治局常委面对鲜红的党旗庄严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党史纵览》授权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独家发布,请勿转载) 周恩来的出生地江苏淮安,是淮剧的发源地,也是淮剧流传的最主要地域。周恩来在此地长大,对淮剧有着不解的情缘。
(《福建党史月刊》授权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发布,请勿转载) 在革命烽火旺燃的延安时期,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机关少有车辆,领导们外出办事,或是转战千里行军打仗,大都是靠骑马或步行,偶尔也骑自行车或乘汽车,因此留下了些许轶闻趣事。 一 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1937年1月,毛泽东率中共中央机关进驻延安。
(《中华魂》授权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发布,请勿转载) 周恩来青少年时代起就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树立了救国救民的崇高理想,关心国家的安危、民族的苦难和人民的疾苦,致力于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的伟大事业,和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经过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创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为开国元勋。新中国成立后,身为政务院、国务院总理的周恩来同志,领导开展了预防和治理自然灾害,扶贫救灾、抗震减灾等工作,成效显著,人民至今深深敬仰缅怀他的丰功伟绩和人格魅力。
(《湘潮》授权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独家发布,请勿转载) 1974年5月30日,周恩来和毛泽东握手。这是两位伟人的最后一张合影 周恩来燃尽了生命之光,他与叶剑英最后一次谈话 1975年12月,周恩来进入了断断续续的昏迷状态,医疗组的专家们感到周恩来的病情已到了最后阶段。
(《党的文献》授权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独家发布,请勿转载) [摘要]“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超负荷的工作强度和精神压力,严重损害了周恩来的健康。通宵达旦的工作,使周恩来心脏出现了问题,继而他又受到癌症的侵袭,于1974年6月1日住院治疗。
(《福建党史月刊》授权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独家发布,请勿转载) 陈丕显对周恩来十分敬仰,恰似学生对师长的敬重之情。他曾在一篇回忆周恩来的文章中这样写道: 我和我的许多同辈人一样,越来越感觉到:周总理是参天的大树,我们只是在他的浓荫下生长的矮小灌木。
1951年,“六一”儿童节,毛泽东在中南海亲切接见了八一学校学生左太北、宋勤等七名少先队员代表,接受了优秀作业献礼,并勉励同学们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做革命的下一代。 编者按:6月1日是国际儿童节。
编者按:《世纪桥》发表文章《周恩来对人民大会堂的最后诀别》。文中记述人民大会堂是中国党和国家政治外交活动的中心,是周恩来经常处理国务和外事的地方,这里发生和处理过的事情对中国和世界产生了深刻而久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