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没有线索,不妨到茶馆里去坐坐” 抗战时期,《新华日报》采访部主任陆诒时常会为新闻线索少而发愁。有一次,他专门到重庆曾家岩50号找周恩来同志诉苦说:“最近时局沉闷,新闻线索少。
为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20周年,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李洪峰撰著的《周恩来:永远的榜样》一书。这是一部全面生动反映周恩来同志崇高精神、高尚品德和伟大风范的著作。
党员领导干部家风问题,明确写进《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意味不同寻常。这是从全面从严治党实践中得出的经验教训,是党的制度建设一大创新,也是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切实之举。
在纪念邓颖超同志逝世15周年的日子里,笔者阅读《我的伯父周恩来》一书,其中邓颖超在侄女周秉德面前诉说的一些“委屈”之事,读来让人感动,让人流泪。 七妈(指邓颖超)说:“今天我倒要说说我的委屈。
本文摘自《走近周恩来》,权延赤 著,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 总理是讲过自己不是帅才,邓大姐也这样说,我们听了不舒服;主席和小平再这样讲,我们曾感到委屈。现在回想起来,是传统文化、传统观念影响我们的结果。
周恩来自12岁那年离开淮安去东北求学,然后投身民族解放与民族振兴的伟大事业,直到78岁在北京去世,整整66个春秋一直没有回过故乡淮安。周恩来一生对故乡情深意笃、魂牵梦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