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小英
2020年09月17日15:08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周恩来认为,党性的时代性,决定了党员进行党性修养的终身性。时代不断前进,党性不断发展,对党员的要求就会不断提高。进行党性修养,不仅要抵制错误思想影响,还要吸收新知识,学习新本领,不断完善、发展自己,使自己适应时代的要求。他常说:“思想改造就是要求我们的思想不落伍,跟得上时代,时时前进。事物的发展是没有止境的,因此我们的思想改造也就没有止境。”
此外,周恩来还指出,矛盾的普遍性,决定了党员自我完善的长期性。党性修养,既包括提高党员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又包括提高党员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毛泽东曾指出:“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改造世界的斗争,包括实现下述的任务:改造客观世界,也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改造自己的认识能力,改造主观世界同客观世界的关系” ,达到主客观世界的一致性。但世界是不断运动的,矛盾无时不有,矛盾无处不在。我们通过增强党性修养,解决了思想、工作、生活中的种种矛盾,使自己的主观认识比较符合客观实际。但随着生活的前进,又会出现新的矛盾,需要我们进一步增强党性,提高素质,解决新的矛盾,在新的高度上,达到主客观的新的统一。我们在某个岗位上,适应了工作的需要,岗位变化了,又需要我们进一步提高、完善自己,具备新的素质,适应新的工作岗位的需要。民主革命时期,经过艰难曲折的探索,我们逐步掌握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规律,认清了中国革命的特点,取得了民主革命的胜利。而在社会主义时期,我们又需要探索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规律,解决社会主义时期各种新的矛盾,达到主客观世界的新的统一。人们就是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不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在改造主观世界与改造客观世界的关系中,不断提高、完善、前进的。周恩来说,一万年后,还有思想上的矛盾,还要改造。人的自我改造和自我完善是永无止境的。
实践性。党性修养,贵在实践。这种实践性突出地表现为理论和实践相接合,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知行统一。周恩来理论联系实际,言必行,行必果,说到做到。有些人把改造自己、完善自己只是写在纸上,讲在嘴上,实际上并不实行。他们也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但只是要求别人干,自己却处处打着个人利益的小算盘,争名争利,争权争位。或满足于能够应付工作,不思进取,甚至提出“不做不错,少做少错”的庸官思想。周恩来则言行一致,心口如一,表里如一,始终如一。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真正实践了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周恩来还主张在社会实践中进行党性修养。共产党人不能搞唯心主义的闭门修养,也不是为修养而修养,离开了造福人民的伟大社会实践,党性修养就偏离了正确方向,而且也失去了意义。不仅如此,他还强调党性修养要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高级领导干部做起。他要求领导干部进行党性修养,要过好“五关”。这实际上也是他对自己党性修养和自我完善的要求及经验总结。
第一,过思想关。周恩来讲就是进行思想改造,“解决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向题,也就是树立马克思列宁主义或者说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他带头清除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影响,带头学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第二,过政治关。他认为最重要的是立场问题。周恩来指出,“不要以为我们是干革命的,立场就一定是稳的。立场是抽象的,要在具体斗争中才能看出你的立场站得稳不稳。可能在这个斗争中站得稳,在那个斗争中又站不稳了"。 立场究竟稳不稳,一定要在长期斗争中才能考验出来。立场问题还表现在我们的工作态度、政策水平、群众关系和我们的党性上。特别表现在能否为人民的利益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上。“不能认为只要参加了革命,打了多少年的仗,过去有过功绩,立场就可以保险了。没有这样的事。为什么陈独秀、王明的立场不保险,高岗的立场也不保险?”“所以,我们要认真对待立场问题,过好政治关。”
第三,过社会关。一般都讲过思想、政治两关,周恩来特别提出过好社会关,他说这是因为中国社会极为复杂,我们还有改造社会这一非常艰巨的任务,处在领导地位的同志担子更重。周恩来常对党员干部说,中国社会是复杂的,它的特点“就是封建性很大。我们尽管打倒了封建主义,但封建官僚的习俗在社会上还存在着。脱离群众,高高在上,生活特殊,讲究排场,中国的统治阶级过去是这样的,我们也很容易这样做。从上到下,凡叫‘长’的,就容易被人家看得特殊一点。所以,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土壤上实现以后,如果不有意识地经常地排除某些旧的社会习俗,它就会经常来侵蚀我们。”
只有清醒地认识到这种国情,才能自觉地在改造社会的同时改造自己,经受执政和改革开放的考验,保持党员的纯洁性。他还指出了过“社会关”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旧社会的习惯势力不是一下子就会消除的,改造是长期的,哪能一次改造就成功呢?旧社会的习惯势力存在于各个角落里,各种机关团体都有。”你“改造了它,它又影响了你,互相改造,这是个长期的反复的斗争。而且,你在这个地方过好了社会关,换一个环境,那个地方的旧势力、旧习惯又影响你。你在国内过好了社会关,到了香港或是到外国去又变化了。所以过社会关要有精神准备,要有长期奋斗的决心。” 过社会关就是要自觉抵制封建主义、资本主义习惯势力的影响,自觉地改造社会,而不被社会上旧的习惯势力所吞噬。周恩来带头同以权谋私的习惯势力作斗争,从不利用职权为个人,为家属谋取半点私利。他带头同几千年遗留下来的裙带风作斗争。他在过好社会关方面,为全党做出了榜样。
第四,过亲属关。就是要求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不仅自己要做到廉洁奉公,遵纪守法,而且还要管好自己的亲属、子女,不允许他们利用自己的地位和影响,去做违法乱纪的事。也就是说要以坚强的党性去教育、影响子女、家属,而不被子女家属的错误思想影响和左右。周恩来说:“对亲属,到底是你影响他还是他影响你?一个领导干部首先要回答和解决这个问题。如果解决得不好,你不能影响他,他倒可能影响你。我看,解决亲属问题的最好办法主要是依靠社会,由社会去锻炼他,改造他。要相信社会的力量。过亲属关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就不那么容易了。天天跟你生活在一起的总有这么几口子。特别是干部子弟,到底是你影响他,还是他影响你?这个问题十分重要。我呼吁我们的领导干部,首先是我也在内的这四百零七个人应该做出一点表率来。不要造出一批少爷。老爷固然要反对,少爷也要反对,不然我们对后代不好交代。” “这四百零七个人”指当时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及国务院73个直属机关的主要领导干部。周恩来讲,“我们决不能使自己的子弟成为国家和社会的包袱,阻碍我们的事业前进。对于干部子弟,要求高、责备严是应该的,这样有好处,可以督促他们进步。” 周恩来在过亲属关方面,率先垂范。他从不利用职权为亲属谋取私利,也不暗示他人为亲属谋取私利,当别人在他不知道的情况下给予他的亲属某些照顾,甚至是合理的照顾时,他也总是对这种“照顾”提出严肃的批评,并对自己的亲属提出比一般人更严格的要求。
过亲属关,在今天,是经受住执政和改革开放考验的重要内容。我们有些领导干部,正是因为过不了亲属关,放纵自己的亲属子女,甚至利用手中的权力为亲属子女谋取私利,严重脱离了群众,败坏了党的声誉,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第五,过好生活关。周恩来说,领导干部要过生活关,“生活关分两种: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物质生活方面,我们领导干部应该知足常乐,要觉得自己的物质待遇够了,甚至过了,觉得少一点好,人家分给我们的多了就应该居之不安。要使艰苦朴素成为我们的美德。这样,我们就会心情舒畅,才能在个人身上节约,给集体增加福利,为国家增加积累,才能把我们的国家更快地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强国。精神生活方面,我们应该把整个身心放在共产主义事业上,以人民的疾苦为忧,以世界的前途为念。这样,我们的政治责任感就会加强,精神境界就会高尚”。这些教诲,在今天听起来也是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的。他还指出,我们的文艺生活是为了活跃人的思想,提高人的精神修养的。对于那种庸俗低级的、野蛮恐怖的、堕落腐化的东西,要坚决反对,坚决批判,不能用官僚主义的态度对待它,容忍它。周恩来在生活上严于律己的许多感人事例,已在人民群众中传为佳话。他不许修政府大楼,制止大建楼堂馆所,西花厅他日夜操劳的身影,那打满补丁的睡衣,修了又修的皮鞋,那木板床、旧沙发……已成为共产党人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象征。如果我们的领导干部都象周恩来那样,带头进行自我改造,象周恩来那样对待工作,对待生活,就一定会始终得到人民群众真心实意的拥护,在我们面前,就没有什么克服不了的困难。
彻底性。这种彻底性突出表现在进行党性修养的“严格”、“全面”和“透明”方面。
周恩来终生按照共产党员、人民公仆的标准要求自己。一丝不苟,“严”字当头。而这种“严”,是为了维护人民的利益,维护党的光辉形象,“保党的政治影响”。他深知领导者是人民的公仆,又是群众观察党的窗口和大大小小的旗帜,因此,强调“领导者切勿轻视自己的作用和影响,要戒慎恐惧地工作。”“要起模范作用”。 “全面”主要指他在半个多世纪的革命生涯的各个历史时期;在战斗、工作、生活、人际交往的各个方面,包括婚姻家庭个人生活方面都严格以党性原则指导自己的行动,都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透明”主要表现在他光明磊落,襟怀坦荡,从来不隐瞒自己的观点,特别是自己的缺点错误。有的人害怕公开作自我批评会丧失威信和工作信心,周恩来认为“领导威信不是从掩饰错误中而是从改正错误中提高起来的;不是从自吹自擂中而是从埋头苦干中培养起来的。工作信心,改正错误后只会增强,不会减弱。” “因为丢掉的是错误,留下的是正确,就是说去掉毒疮,留下健康。为革命奋斗的历史,别人是抹煞不了的,除非自己毁掉它。”
开放性。周恩来视野开阔,胸怀博大,学贯中西,智慧超群,这与他在党性修养中表现出的开放性是分不开的。
首先,他反对保守封闭,主张学习人类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包括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文化和政治文明成果,为社会主义服务。他不仅饱学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诸子百家的书都读过,而且研读了西方启蒙运动时期资产阶级思想家的名著;不仅注重吸收前人的智慧,而且注重吸取当代人的智慧,东渡日本,西赴欧洲,接触研究了当代各种思潮、各种社会主义流派,特别是研究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他研究过中国近代史、中共党史、国际共运史;不仅学习各种社会科学知识,而且他的数学、英语、及其它自然科学知识也学得很好。古今中外一切人类创造的优秀文化成果,他都敞开胸怀,博采众长,吸收、消化、提炼、扬弃、升华。他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以我为主”原则,指出,我们应该从世界各国吸取一切好的东西,但必须让这些东西象种子一样在中国土地上扎根,生长壮大,才有力量。“要先把我们民族的东西搞通。学习外国的东西要加以溶化”,“溶化是化学的化合,不是物理的混合”,“目的是为了今天的创造”。 正是开放性的学习、修养,使他“既有东方的宽容,又有西方的精细;既有东方的综合思维,又有西方的分析思维”,既有东方的智慧,又有西方的幽默。所以被尼克松称为是多种金属铸成的合金,“比任何一种单独成分都坚强有力。”
其次,他反对自我封闭、自我隔离。坚持敞开思想,置身群众,接受群众的监督和批评,吸收群众智慧,在与党内外、国内外各种人的接触交往中,加强党性修养。他一生中交了无数的朋友,党内党外、国内国外、上层下层、各行各业、不同年龄、不同信仰的人中都有他很多的朋友,其中有不少诤友。在与群众的交往中,既宣传了党的方针政策,送去了党的温暖,解决了复杂的问题,又了解了真实情况,听取了群众的呼声、意见和批评。他从群众中不断地吸取着营养、力量、智慧、朝气和创造精神,所以他永远不知疲倦、永不停步,永远年轻。
科学性。针对在党性修养方面存在的一些“左”的影响和错误认识,周恩来在讲话中从多方面强调了党性修养的科学性。他强调“思想改造靠自觉”,不能靠强迫,搞运动。思想改造也需要帮助,但“改造的方法要和风细雨,不能粗暴。这样气才能顺,心情才能舒畅,才能接受帮助。”“要促膝谈心”,“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不要抓辫子,打棍子。对于一些错误,“一时改不过来的还要等待”,要“一看二帮’。”“要区别何为政治问题,何为思想问题,何为习惯势力,不能不分清问题性质事事斗争”。 他强调党性修养不能“空谈政治”,红与专不能有所偏废,要重视业务修养。“一个人专心致志为社会主义服务,政治上懂得少一些,但是两年把导弹搞出来了”,“另一个人天天谈政治,搞了五年也没有把导弹搞出来”,你们赞成哪一个人?我“赞成第一个人”,第二个人“只能在导弹部门捣蛋’”。 他还提出要研究各类人员增强党性和改造思想的规律,比如,“知识分子的改造通常经过三条道路:一条是经过社会生活的观察和实践;一条是经过他们自己的业务的实践;一条是经过一般的理论学习。”三方面互相联系,“业务的实践对于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也有重大的作用。”
周恩来不仅给我们树立了一个坚持党性的楷模,自我完善的典范,而且为我们拓展了一条“学习、实践、总结”融为一体的党性修养的正确途径。在《我的修养要则》中,他给自己规定的第一条就是“加紧学习”,第二条是“努力工作”,第三条是“习作合一”,“要注意检讨和整理,要有发现和创造”。“学习”,首先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同时,他也很重视学习各种最新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建国、治国理政的本领。通过学习掌握理论,以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努力工作”是指党性修养要以实践为基础。离开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盲目乱闯“虽然也会在失败中摸索出一些道理,但是太痛苦了。” 脱离实践的理论,没有任何用处。党员只能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在造福人民的伟大社会实践中提高觉悟,克服缺点,增长才干,完善自己。艰苦的环境、困难的工作、新的岗位和任务,都是干部成长、成熟、成事的催化剂。第三条就是讲要善于总结。总结就是以理论为指导,通过分析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发扬成绩,克服缺点,并总结出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上升为理论,再用来指导实践,并用实践中得出的新观点、新结论丰富和发展理论,开创理论和实践的新境界。“总结”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也是“发现和创造”的重要环节。总结有多种方法:“自省”,过严格的组织生活,开展认真的批评和自我批评,到群众中去听取意见,以及我们现在搞的干部述职、党员评议等等。总结是实现一次次思想飞跃的新起点。学习、实践、总结是密不可分的“三位一体”,又是一个循环往复的无止境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自觉地推动社会前进,也自觉地推动人们自身的全面发展。
周恩来不仅给我们展示了一条进行党性修养的正确途径,而且也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完善自己的科学方法,如“五个结合”,对我们今天进行党性修养就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第一,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相结合,勤政与廉政相统一。
周恩来是大功大德集于一身的世界伟人,这正是他坚持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相结合,勤政与廉政相统一的结果。现在有些干部只知道改造客观世界,从来不改造主观世界,虽然也可能在工作中做出一些成绩,但是,一是不能持久,往往成为昙花一现的人物,二是难以继续提高,会逐渐落伍,甚至私欲膨胀,走向万丈深渊。而主观世界的改造,只能在改造客观世界中进行。改造客观世界,必须勤政,并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改造主观世界,当前特别需要做到廉政,并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有的同志认为改造客观世界是要求我们按规律办事,改造主观世界,是要求我们按规矩办事。不按规律办事会四处碰壁,不按规矩办事会自我爆炸,自我毁灭。这第一个“结合”,是任何想成长为真正的人民公仆和成熟的马克思主义者的人都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
第二,读书与实践相结合。
周恩来知识渊博,才华超群,功勋卓著,是他一贯坚持读书与实践相接合的结果。有些干部只知读书,轻视实践,只会背诵一些马克思主义的词句,学习一点皮毛,甚至成为思想僵化的教条主义者。有的干部轻视理论,盲目实践,长期不读书,成为鼠目寸光的狭隘经验主义者。要想成为一个坚定的、清醒的、有作为的马克思主义者,必须坚持这第二个“结合”。当然,周恩来讲读书,强调不仅读有字之书,还要读社会这部“无字之书”,强调既要向书本学习,又要向社会学习,向群众学习,从自己的经验、教训以及他人的经验和教训中学习。
第三,改造自己与完善自己相结合,抵制和克服错误思想与学习新知识新本领相结合。
一些人把党性修养仅仅看成是抵制和克服错误思想,不注意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各方面的能力,所以,虽然没有犯什么大错,但是也没有什么大的贡献。周恩来始终把学习新知识、新本领,改善和提高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各方面的能力作为党性修养的重要内容,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修养的重要目标。把克服错误思想看作完善自己的重要内容,但不是全部内容。这种对党性修养内涵的科学理解,进行党性修养的科学方法,对我们澄清党性修养认识上的误区,正确地进行党性修养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四、自我教育、自我改造与求得组织和同志们的监督、帮助相结合。
这也就是我们今天讲的自律与他律相结合。周恩来是严格自律的模范,也是自觉接受组织监督的模范。他认为党性修养主要靠自觉,但是自己对自己的认识有时不那么全面,这就是大家所说的“旁观者清”。因此,要“过集体生活”,要接受和争取“同志们的帮助”。“共产党人是靠集体生活的,一个人如果平常批评不得,或者不将心事告人,这个人的短处或弱点就很难在平时得到补救。这种人不犯错误则已,一犯就会摔大跤,犯大错误”。因此,经常过严格的组织生活,开展认真的批评和自我批评,经常和大家交换思想,主动征求同志们的意见,把自己不正确的思想消灭在萌芽状态,防微杜渐,可避免犯大错误。
第五,大处着眼与小处着手相结合。
周恩来党性修养的立足点很高,着眼于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着眼于改造中国,改造世界,正确地制定和组织实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但是,他又是从身边的一点一滴的事情做起,不因善小而不为。正是在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每一件事情上都按党性原则办事,时时事事用党性原则要求自己,使他成为了率先进入共产主义思想境界的领导人。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万丈高楼起自平台,要成为有坚强党性的共产党员,就必须坚持“大处着眼和小处着手相结合”。
周恩来在党性修养方面给我们留下了极为丰富而宝贵的精神财富。学习“周恩来精神”,象他那样自觉地进行党性修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前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对他最好的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