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首页人民网首页|频道首页|网站地图
领袖人物纪念馆>>周恩来纪念网

揭"乒乓外交"感人故事 周恩来与松崎的跨国友谊

2020年01月14日11:34    来源:人民网-读书频道

邓颖超 资料图

舶来品乒乓球运动在中国历经50年长盛不衰,逐步演变成“国球”,半个多世纪的岁月,围绕小小球台发生了许多传奇故事,国球在中国的影响力超越了竞技体育的范畴。

从1969年开始到1971年春天,中美关系处于微妙阶段。两国都有改善关系的愿望,一直在跳一种微妙的外交小步舞,中美关系正在解冻。恰在此时,1971年3月末到4月初,在日本名古屋举行的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给中美之间正在酝酿的突破提供了一个意外的机遇。毛泽东、周恩来深谋远虑,抓住了这一稍纵即逝的机遇,及时发动一场“乒乓攻势”,从而使中美关系发生了戏剧性变化,被誉为“乒乓外交”。

谈到“乒乓外交”,不能不想到周恩来与日本、美国体育选手感人至深的故事,中国的外交战略面临第二次大调整。这还要从周恩来与日本乒乓球选手的故事讲起。

周总理特别重视中日乒乓球运动员在推动两国关系发展中的作用。日本乒乓球队在中国参加比赛或访问时,只要能抽出时间,周总理就要接见日本运动员。中国乒乓球队赴日比赛前,周总理多次接见,鼓励他们“友谊第一,比赛第二”。

乒乓球运动目前被世界公认为是中国的“国球”,但是乒乓球起源于英国,中国乒乓球是从日本引进来的。20世纪初叶,日本明治维新之后不久,日本许多工商业者纷纷到中国沿海城市设立商业机构,把大量的商品推销到中国市场。于是,乒乓球也随着中日商业的频繁往来传入中国。乒乓球一传入中国,就受到中国大众的喜爱。

1904年上海四马路一家文具店的中国经理,从日本买来10套乒乓球器材,中国人才看到球台、球网、球和带洞眼的球拍。中国经理把乒乓球设备设在店中,并亲自表演打乒乓球,介绍在日本看到的打乒乓球的情况。从此,中国才开始有了乒乓球运动。

(责编:张鑫、唐璐)

推荐阅读

光辉一生

全党楷模

周恩来纪念场馆

国内纪念地 海外纪念地巴黎戈德弗鲁瓦大街 巴基斯坦周恩来路 巴黎花神咖啡馆 朝鲜咸兴周恩来铜像 德国柏林联邦大道 日本岚山诗碑 亚非会议纪念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