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首页人民网首页|频道首页|网站地图
领袖人物纪念馆>>周恩来纪念网

说不尽的西安兵谏:“影响了一个大国的整个历史走向”【5】

杨闻宇

2019年12月10日14:32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从兵谏亭西向延伸

  626年,在西安发生过玄武门之变。玄武门之变开启了贞观盛世。1300多年后,西安兵谏掀开了全民抗日的大幕,自然也为中华民族争取重新站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举行了一个盛大的奠基礼。

  事件愈重大,涉及的历史时空愈辽阔,沉淀下来的值得研究的东西就愈有价值。当今旅游业兴盛,中外旅人格外看重西安,主因就是西安地区具备的历史价值所折射出的诱惑力。

  说到兵谏,我们不妨自东而西,先说兵谏亭。兵谏亭在华清池东侧半山腰,是胡宗南1946年修筑的,开始叫蒙难亭,以后与时俱变,相继更名为复兴亭、捉蒋亭,而今称作兵谏亭(老百姓一会儿称卧龙亭,一会儿称捉鳖亭)。古往今来,中国土地上大大小小的亭子数不胜数,而兵谏亭可谓是最有含义的一座亭子,去临潼旅游的人除了看兵马俑之外,几乎都要登览此亭,重温当年的西安兵谏。

  兵谏亭下方不远处就是华清池,华清池侧畔就是蒋介石当年下榻的五间厅。

  1986年6月下旬,在上海,笔者与朱光亚一块儿和当年抓蒋介石的孙铭九老人交谈过一个星期。

  杨、朱:请孙老谈谈12月12日凌晨抓蒋的详细情景。

  孙:临潼华清池自古有名。老蒋就住在那澡池边上的五间厅里。蒋介石的侍卫可不是吃素的,配发的武器轻机枪外,都是20响连发。我带的兵与他们交火后,火力相当猛,子弹炒豆子一样在身边乱蹦。有的侍卫被打跌在荷花池里,“扑通”一声,水溅得老高。我带着几个士兵侧身切入二门,匍匐而进,从飞虹桥的小道摸下来,在双方猛烈的射击声中摸上了五间厅的平台。我们的火力集中,侍卫们死的死、伤的伤,渐渐被我们压进下面一间屋子里去了。我踢开蒋介石的房门,只见床上被套掀在一边,假牙与武装带搁在桌上,人却不知哪里去了。我将手伸进被窝,还是温的,这说明蒋介石方才还睡在这里,跑出去不会多远……

  正在这时,一个士兵让我出去接电话,说是副司令从西安打过来的。我跑步过去拿起话筒,听到张副司令正与杨主任急匆匆地说话。我答了声:“报告副司令,我是孙铭九。”

  “委员长人呢?!”

  “不见影了。被窝还热着,大概跑不远。”

  “赶快寻找,天亮时找不到,提你的人头来见我!”说罢,他“叭”地压了电话。

  天哪!我摸了摸脑袋,气急败坏地出了门。一个士兵飞跑过来向我报告:“山墙上发现一只皮鞋,墙头有爬越的痕迹。”

  我手枪一挥,命令会合在华清池里的部队,留一小部分打扫残余,其余的兵分四路,上山搜索:“生要见人,死要见尸!委员长钻进地缝里,也要给我抠出来!”

  天麻麻亮时,在半山阴坡的一面陡壁下,草窝里半躺着一个瘦小的士兵。我厉声问道:“委员长哩?”那士兵舌头打晃,胡乱支吾。我用短枪点住他的脑袋:“不说实话,我毙了你!”那士兵抖着手指,往东北侧的山垭里戳了戳,我的队伍呼啦一下包围了山垭。

  杨、朱:这个士兵是什么人?

  孙:蒋介石的族侄,叫蒋孝镇,是他在枪声中将老蒋托上墙头,翻出华清池,背上半山腰的。

  这时有人大叫:“委员长在这儿呢!在这儿呢!”蒙蒙曙色里,石垭间缓缓地溜下一个瘦长的身影,脚在平处落稳,便伸手扶住一尊鱼脊石,慢慢直起身子。秃头,身着古铜色长袍,白布衬裤,身上沾满山刺和败叶、泥土。他一听我们是东北军,不是红军,不再颤抖了,一屁股坐在地上。我要他下山,说张副司令、杨主任在城里专候。

(责编:唐璐、张鑫)

推荐阅读

光辉一生

全党楷模

周恩来纪念场馆

国内纪念地 海外纪念地巴黎戈德弗鲁瓦大街 巴基斯坦周恩来路 巴黎花神咖啡馆 朝鲜咸兴周恩来铜像 德国柏林联邦大道 日本岚山诗碑 亚非会议纪念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