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是新中国的开国总理,同时兼任第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第二、三、四届全国政协主席,长期主持全国政协工作,为人民政协的建立和发展呕心沥血,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良好的组织奠基 周恩来对人民政协的贡献首先体现在对人民政协组织的筹备和创建上。
(《党史文汇》授权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发布,请勿转载) 习近平总书记评价周恩来是对党忠诚、维护大局的杰出楷模,并强调他“始终对党绝对忠诚”。“始终”意味着一以贯之、险夷不变、终身坚守;“绝对”表明无条件、高度自觉、毫不含糊。
(《红岩春秋》授权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发布,请勿转载) 2017年6月27日,周恩来侄儿、国防大学原政治部主任周尔均在淮安周恩来纪念馆作报告,展示了自己珍藏的一封邓颖超的亲笔信。 邓颖超在1954年1月写给周尔均的这封信中提出“三个必须”。
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尽管日理万机,由于身体素质好,一直很少生病,而“文革”中长期超负荷的工作状态和内心的极度焦虑,使得周恩来的身体每况愈下。 由于长期的劳累与缺乏睡眠,1967年2月2日,医生诊断周恩来患有心脏病。
我和周恩来同志早在大革命时期就相识了。当时我们都在广州,他任中共粤区军事委员会书记,我在中山大学任党总支书记和粤区学生运动委员会委员。
1982年夏,我翻阅一本《往事回忆》(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书中有一段以《机智的周恩来》为题的文章,内容是描述1928年恩来同志和我在大连遇险事件。嗣后,我又看到过几份资料也提到此事。
心系人民安危,怕影响地方政府的工作 1941年春,周恩来在重庆曾作过一次情理交融、十分感人的露天演说。在演说中,他提到“母亲冷落的坟地还在日占区,自己多么希望能回家乡去清扫坟上的落叶啊”!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5月,国民政府由重庆还都南京,周恩来也率领中共代表团从重庆迁到南京的梅园新村。
《党史纵览》授权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独家发布,请勿转载 周恩来与秘书工作 周恩来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在半个多世纪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中,他为党的事业、军队的建设、国家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立下了千秋功业。
周恩来在建国前,就为新中国成立后的化学工业的恢复和建立积极准备条件;建国后,又亲自确定了发展新中国化学工业的重大方针政策,亲手组织了新中国化学工业的大规模建设工作,他曾视察过很多化工企业,对化工生产建设作出过一系列重要指示,有效地促进了化学工业技术水平的迅速提高,使我国化学工业在十分薄弱的基础上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为后来形成门类比较齐全的化学工业体系奠定了基础。新中国化学工业的每一个进步,每一项成就,都凝聚着周恩来的心血。
回忆周总理生前对关系国计民生的粮食问题的教诲,尤其是想到在三年暂时经济困难时期和十年动乱期间,他辛勤操劳,呕心沥血地领导和主持制定了粮食工作的一系列重大政策,使我们两次顺利地渡过了困难,走向胜利的情景,使人难以平静。总理对粮食工作的关怀、指导和他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我们终身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