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风采》刊发秦九凤署名文章《恩来及家乡》,其中提到周恩来爱家乡,也有原则地为故乡做了许多具体的实事,作者征集到的有关周恩来关心家乡的手迹却只有一个字“阅”。这个“阅”字是怎么来的?它是否真是周恩来手迹呢?现将原文摘编如下: 笔者曾亲身经历了淮安周恩来故居的修复和开放,参加了淮安周恩来纪念馆的奠基、筹建和开放,也参加了淮安周恩来童年读书处的揭幕,还参与了周恩来百岁诞辰时淮安的仿西花厅的陈列和布展工作,参与了周恩来百十岁诞辰的纪念筹备和整个活动过程。
(《党的文献》授权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独家发布,请勿转载) [摘要]“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超负荷的工作强度和精神压力,严重损害了周恩来的健康。通宵达旦的工作,使周恩来心脏出现了问题,继而他又受到癌症的侵袭,于1974年6月1日住院治疗。
见证鲁明林冈婚礼的红绸 他温文尔雅,风度翩翩,才智超群;他鞠躬尽瘁,情系人民,唯独忘己,人民的好总理周恩来离开了我们,但岁月从未冲淡人们对他深深的思念。 一段见证“忠贞爱情”的红绸 1946年至1947年,国共南京谈判期间,中共代表团在南京工作的人员先后有200多人,其中大部分是年轻人。
1943年3月18日是周恩来45岁生日。当天晚上,他在办公室写下了著名的《我的修养要则》,对自己提出了严格要求:加紧学习,努力工作,坚持原则,向群众学习。
五四运动期间,作为接触到新思想的先进学生代表周恩来和邓颖超立即投身到运动中,为推动革命形势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投身于爱国运动之中,开启了他们革命生涯的序幕,也加深了他们对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现实情况认识并积极探索中国革命的道路。
编者按:《福建党史月刊》发表文章《周恩来如何亲自降邓颖超一级工资》。文中记述周恩来和邓颖超是世人敬重的一对模范夫妻,然而,因周恩来一贯严格要求自己,也会在很多时候“委屈”邓颖超。
式周表哥: 别仅三月,而东西相隔竟迢迢在三万里外,想念何如!出国后,途中曾数寄片,想均入览…… 兄之来函,以本月中旬至,彼时弟至英伦已一旬余。来书语重心长,读之数遍,思潮起伏,恨不与兄作数日谈,一倾所怀。
邓颖超同志遗嘱。 资料图片 我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邓颖超,为中国革命、建设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党史文汇》授权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独家发布,请勿转载 黄金之所以不易变质,是因为它抗腐耐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什么能“拒腐蚀,永不沾” 而永葆革命青春,根本地源自他们能够始终坚定革命信仰、时刻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廉洁奉公风范,他们深知:作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应该带头遵规守矩,廉洁自律,决不能存有丝毫的特权思想。那么,老一代革命家怎样自觉主动地为自己的思想心灵和言行举止,约定了以身作则、严以律己的抗腐规矩,并严格身体力行的呢? 毛泽东的“三不谈”和“三不原则”:毛泽东从小就树立远大志向,培养坚强毅力,到了青年时代,他给自己规定了“三不谈”作为修行准则:不谈金钱、不谈身边琐事、不谈男女恋爱方面的问题。
新中国经济困难时期是上个世纪指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的一个以农业生产为突出困难的时期,其中三年严重困难时期是指1959—1961年连续三年自然灾害,粮食成为影响全局的揪心问题,人民口粮严重短缺。之后的1962年、1963年开始农业经济恢复,但也依然较为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