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蒋介石对竺可桢颇为看重,竺出任浙大校长就是蒋的“钦点”。不过,当时竺可桢清楚地知道自己是一个书呆子,一个“不善侍候部长、委员长等,且亦不屑为之”的书生。
周恩来总理陪同法国总统乔治·蓬皮杜视察云冈石窟 1973年9月15日,周恩来总理抱病陪同正在进行国事访问的法国总统蓬皮杜来到山西省大同市参观云冈石窟时,面对24个国家和地区的约180多名中外记者大声宣布: “云 冈石窟艺术我们一定要想办法保护下来。” 按照周周恩来总理督促的“三年保护工程”具体方案,从1974年开始,国家投入 巨资对云冈洞窟进行大规模的抢救性修复。
一提起西藏,我们会很自然地联想到浩瀚的高原、澄净的蓝天、洁白的哈达,当然还有才旦卓玛。作为新中国藏族第一代歌唱家,从农奴的女儿到人民艺术家,从18岁到耄耋之年,才旦卓玛的歌声婉转动人,那股糌粑与酥油茶的味道醉人心扉。
《党史博览》授权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独家发布,请勿转载 北京五大古建筑保护背后的周恩来身影 周恩来虽不是建筑学家,但他认识到,中国古代建筑中包含着许多历史和文化信息,包含着许多古代建筑科学知识,是古人给我们留下的宝贵遗产。因此,他为保护北京古建筑,付出了很多心血。
【解说】一张张泛黄的旧照,串起周恩来总理对于国防事业的不朽功勋;一段段珍贵的影像,重现半个世纪前的“东方巨响”……8月13日,《世纪伟人腾飞梦——周恩来与“两弹一星”》全国巡回展在南京江宁织造博物馆开展,重温那段砥砺奋进的辉煌岁月。 【解说】本次展览通过文字、图片、绘画等多种展示手段,全面生动地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伊始,周恩来探索建设符合中国国情的国防现代化的心路历程。
(《党史博览》授权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独家发布,请勿转载) 周恩来与新中国的文物保护 中国是世界文明起源最早的国家之一,历史悠久,文物众多。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为文物保护工作呕心沥血,作过许多重要指示和要求。
(《党的文献》授权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独家发布,请勿转载) [摘 要]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对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和健康的卫生防疫事业非常重视,把其看作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领导全国人民赢得反细菌战的胜利,揭露了美国侵略者的罪恶行径,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人员伤亡;切实关心新中国的爱国卫生运动,将这一运动与反细菌战有机结合起来,提出许多具体的指导意见;指导鼠疫、血吸虫病等疾病的防治工作,关心受疾病困扰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使新中国的疾病防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
《党的文献》授权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独家发布,请勿转载 [摘要]团结中西医是中国共产党卫生工作的重要方针。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以团结中医为重点,坚持中西医平等,认真纠正西医歧视中医的错误倾向;坚持中西医并重,积极促进中西医团结合作。
《党史博览》授权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独家发布,请勿转载 1956年6月14日,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编制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科学家 1956年1月14日,中共中央在中南海怀仁堂召开关于知识分子问题会议。周恩来代表中共中央作大会主题报告———《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