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搞原子弹、氢弹、导弹、人造卫星,都是周总理领导的。一次我跟驻京外国记者谈话,我就说我们这些科技人员都很怀念周总理。
周恩来总理一贯重视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对我国机械工业如何更好地发挥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给予了极大的关怀。1966年我国即将进入第三个五年计划建设时期,为了保证第三个五年计划的顺利进行,曾开了两个关于改进设计工作的全国性的讨论会。
新中国的航空工业,创建以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有不少为之呕心沥血,贡献卓著,但已离世的人物,值得我们深切怀念。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同志为我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建立了丰功伟绩。在我国的科技事业中,同样凝结着周恩来的辛勤劳动和卓越智慧,他是新中国科学技术事业的伟大奠基人。
我国的尖端科技事业,是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领导下创建和发展起来的。从1962年中共中央专门委员会成立,到1974年周总理病重住院,在十几年时间里,他共主持了40多次专委会议和若干次专委小会。
“人民”这个淳朴的字眼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心目中有着崇高的地位。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
怎样正确认识和对待知识分子,一直都是困扰人们的主话题之一。美国最知名的中国问题专家费正清博士在其《伟大的中国革命》一书中写道:“知识分子和国家当局的关系,无论在东方还是在西方,长期以来都是一个议论纷纭的主题。
周恩来从新中国建设需要的全局出发,从国家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极其关心和重视我国的教育事业,对教育工作发表过许多重要而精辟的见解,形成了系统的教育思想。他还亲自指导我国教育的改革和建设,对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极其宝贵的贡献。
“艺术总理”的角色定位:理论贡献的主客观基础 在新中国文艺史上,周恩来拥有“艺术总理”的誉称,它至少具有这样两个层面的涵义: 首先,它说明周恩来对文艺事业的关心程度远远超出了一个总理从本职工作意义上对文艺的过问。作为一个日理万机的大国总理,周恩来对文艺工作的关心之多、论述之广,与作家艺术家的关系之密,在中外文艺史上是罕见的。
周恩来在参与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过程中,一贯重视档案和档案工作,亲自领导了党的档案工作和新中国社会主义档案事业的建立和发展,并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档案和档案工作的思想、观点,从而形成了他的马克思主义国家社会主义档案事业观。纪念和学习周恩来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继承他一贯重视并领导档案工作的实践和思想、观点,继续建设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档案事业,使之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