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明确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在上世纪40年代初,为积蓄革命的有生力量,争取更广泛的中间力量的支持,毛泽东和周恩来为中共地下党先后制定了“十六字”方针和“三勤”政策。
彭德怀、贺龙、聂荣臻元帅在肖劲光大将陪同下检阅首批海校学员 肖劲光、张学思两位校长研究教学方案 坐落于大连市老虎滩畔的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是新中国第一所海军学校。它与共和国同龄,被誉为“海军军官摇篮”。
在我国国内革命战争后期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之后,周恩来始终关注着新中国海防问题。他与毛泽东、朱德等从国家战略和国际战略的高度出发,对新中国海防的战略地位以及新中国海防建设、海防斗争等战略问题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和原则。
(《党史纵览》授权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独家发布,请勿转载)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进入低谷,中国共产党在白区的斗争处于秘密状态,秋收起义之后建立的红军革命根据地也处在敌人的封锁、分割中。在此情况下,中国共产党能否迅速建立秘密电讯,保持内外联系,加强革命指导,就成为关系革命成败的一个重要问题。
原标题:红军组建川南游击纵队 红军川南游击纵队当年写的标语 在二渡赤水之前,中央红军在川南组建了中共川南特委和中国工农红军川南游击纵队。这支游击纵队在川滇黔边区20多个县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开展了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沉重地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英勇地完成了牵制敌人的任务,保证了中央红军顺利长征北上,为人民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周恩来为中国革命战争的胜利所建树的丰功伟绩,光照千秋。本文仅从几个主要方面阐述周恩来在军事理论和实践上的独特贡献。
摘要:中共早期领导层有四大领袖群体:学者革命家群、青年知识分子群、工人运动领袖群、农民革命斗争领袖群。在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这三大基本问题上的突出贡献,是周恩来较早走进中共最高领导层的基础性原因。
内容摘要:关于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周恩来最早提出论”、“代表人物应是周恩来而不是毛泽东论”,以及“前期‘周主毛辅’、后期‘毛主周辅’、农村包围城市‘始于周,成于毛’论”等新观点,有的难以成立,有的需要推敲。“毛泽东是中国革命道路的主要开创者,周恩来是另一位主要开拓者”的提法,应是比较恰当的。
(《党的文献》授权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独家发布,请勿转载) [摘要]《建国以来周恩来文稿》第 3册有多篇文稿涉及抗美援朝战争,清晰地展现了周恩来在抗美援朝战争决策和战争第一年中所付出的心血和重要贡献:朝鲜战争爆发后,代表中国政府迅速作出外交反应,此后又在着手开展应战准备的同时,不断通过多种外交途径与美国当局和有关方面沟通,表达赞成“和平调处”朝鲜战争的意见;领导组建东北边防军、加强东北边防的工作,为之后志愿军入朝作战作了关键准备;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前,代表中共中央赴苏联协商援助问题,并多次与苏方沟通,争取到了苏方的援助和支持;当 1950年底联合国通过印度等 13国提出的停火议案时,同毛泽东一起,在表达和平愿望的同时,识破美国以停战为幌子争取喘息之机的战略企图,作出拒绝接受停战议案的决策。 [关键词]《建国以来周恩来文稿》;周恩来;抗美援朝战争 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和中央档案馆联合主编的《建国以来周恩来文稿》第3 册,收入的是1950 年7 月至12 月的文稿,直接或间接与抗美援朝战争有关的文稿约有140 篇,侧重涉及抗美援朝战争的外交斗争、战前准备、后勤工作、苏联援助、停战谈判等问题,这些文稿对抗美援朝战争的研究有重要意义,但是目前学术界对这方面的专门研究还比较薄弱。
(《党史文汇》授权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独家发布,请勿转载) 策反国民党东北守军纪事 上世纪50年代初,郑洞国(左三)等与陈赓(右一)合影。 在三年解放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解放军除在军事上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国民党军队的有生力量外,在政治上也积极开展了大规模的瓦解敌军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