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事变爆发后,张学良曾说:“我和虎城兄胆大包天,把天给捅了个大窟窿。现在,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掌握在我们手里,我们大家都要负责。
本文摘自《打入蒋介石侍从室》,夏继诚著, 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 周恩来高瞻远瞩,向段伯宇提出:你要想办法打入到蒋介石那里去 周恩来于1939年2月16日离开重庆,到浙、皖、赣、湘、桂视察了两个半月后,于5月1日飞返重庆。 这时,重庆的政治气氛已经逆转,反共声浪甚嚣尘上。
(《红岩春秋》授权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发布,请勿转载) 抗战胜利后,中国人民面临两条道路、两种前途的抉择。为了全民族的和平民主团结,毛泽东携周恩来、王若飞等不顾个人安危,于1945年8月28日飞抵重庆,与国民党当局进行为期43天的重庆谈判。
在法国勤工俭学时期的周恩来 从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到“旅欧共青团” 在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领导人中,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都有着20岁左右在欧洲学习和工作的经历;大都在上世纪初留法勤工俭学;他们的名字在中国近现代史的星河中熠熠生辉:周恩来、邓小平、蔡和森、赵世炎、王若飞、李富春、陈毅、聂荣臻、蔡畅、陈延年、李立三、李维汉、徐特立、何长工,他们不仅在国外学习了先进的知识,在实践中增长了才干,更认清了革命的方向,成为较早投身于共产主义运动的革命先驱。 这场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发起人是蔡元培、李石曾、吴稚晖三人。
(《红岩春秋》授权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发布,请勿转载) 1898年,周恩来出生于江苏淮安一个书香门第。据《周氏家训》记载,周家规定男孩“五岁入家塾,习颜体”,即周家5岁男童要被送进家塾馆读书,并学习写颜体。
今天是周恩来总理逝世纪念日。小编整理了总理的罕见老照片,一起来缅怀人民的好总理周恩来的一生。
(《湘潮》授权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独家发布,请勿转载) 1898年3月5日,周恩来出生在江苏省淮安府山阳县(今淮安市)的一个“绍兴师爷”之家。他自幼在嗣母陈氏的指导下学习经典名著,打下了扎实的文化根底。
连载:《大智周恩来》 作者:胡长明 出版社:中共党史出版社 谈判是政治斗争的重要形式,谈判桌上虽不见硝烟弥漫,但唇枪舌战也足以令人心力交瘁。没有坚强的意志和高超的斗争艺术,不说上不了台盘,要想克敌制胜则是绝对不可能的。
(《党史博览》授权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独家发布,请勿转载) 中共的秘密工作,即使放在世界范围内比较,也堪称成绩一流,特色独具。其中蕴含的文化基因,更是弥足珍贵。
《世纪风采》授权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独家发布,请勿转载 在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的长征队伍中,有这样一位特殊的“罪犯”被押解着参加长征。他被监视使用,备受煎熬,但仍然乐观豁达,积极参加宣传工作,后经周恩来解救才重获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