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首页人民网首页|频道首页|网站地图
领袖人物纪念馆>>周恩来纪念网

《蒋介石日记》与西安事变的几个问题【3】

李义彬 周天度

2019年05月17日17:00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蒋介石在西安怎样获释的

众所周知,蒋介石在西安获释是因为接受了西安方面提出的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条件。可是回到南京后,他为了政治需要,竟隐瞒和掩盖事实真相,急急忙忙抛出了一篇“对张、杨的训话”,说什么他获释返京是张、杨在他的“伟大人格”感召下“勇于改过”的结果。为了澄清事实真相,西安方面对蒋的上述言论进行了批驳。中共中央1936年12月28日以毛泽东的名义发表声明,严正指出:蒋介石是“因接受西安条件而恢复自由”的。声明列出了蒋所允诺的六项条件,并提醒蒋不要忘记:“他之所以能够安然离开西安,除西安事变的领导者张杨二将军之外,共产党的调停,实与有力。”杨虎城1937年1月8日的声明也披露了蒋在离陕时的亲口承诺“有我在,决不任再起内战”。

西安事变前,日本侵略者步步进逼,由东北而华北。为挽救民族危亡,中国共产党放弃了“左”倾政策,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极力谋求与国民党停止内战、共同抗日。为此,中共曾多次发表宣言、通电、《致国民党书》,并通过多种渠道与国民党的代表进行接触和谈判。由于蒋介石顽固坚持“攘外必先安内”方针,上述种种努力,均遭拒绝。1936年蒋亲到西北“剿共”前线督战,张、杨(特别是张学良)多次劝谏蒋停止“剿共”内战、共同抗日,也同样遭到拒绝甚至痛斥。

如此顽固不化的蒋介石,为什么在事变发生后短短十来天里,就能改弦更张,接受张、杨提出的条件呢?近年面世的蒋介石《日记》,尤其是宋子文的《西安事变日记》,为我们探讨这个问题提供了新的可靠资料。

蒋介石被捕伊始,态度依然顽固。他不吃、不喝、不开口,拒绝与张学良、杨虎城对话。其态度出现松动是在端纳到达西安之后。作为宋美龄的使者,端纳来西安的使命是探查蒋介石人身是否安全。他到西安亲眼目睹了蒋介石人身安全,听取了张、杨关于西安事变真相的介绍。端纳不赞成张、杨的“兵谏”行动,但支持张、杨的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主张。他劝蒋改变态度,接受张、杨救国主张,并说只有这样才能离开西安。蒋从端纳的口中了解到张、杨“兵谏”的善良动机,知道了他们并无伤害自己的意思,于是其态度开始变化。14日,蒋搬离新城,迁到更加舒适安全的高桂滋公馆。17日,蒋同意派蒋鼎文携带他的手令飞回南京,令何应钦停止对西安轰炸三天;并开始与张讨论他们的八项救国主张。张、杨为使蒋便于接受,作了妥协,将八条改为四条:“一、改组国府,采纳抗日分子;二、废除塘沽、何梅、察北协定;三、发动抗日运动;四、释放被捕七人。”蒋17日在被扣留的情况下同意了上述四条。后来当他得知南京16日对西安发出了讨伐令,何应钦被任命为讨逆军总司令,“讨逆军”逼近潼关时,迷信“军事解决为唯一之途”的蒋介石于20日晨“改变主意,谓其不会在胁迫下接受任何条件”。

蒋介石的态度发生明显变化,并开始与中共代表周恩来会谈,是宋氏兄妹来西安之后。宋子文到西安前,对事变真相不甚了解;救蒋应该采取哪种方式,他“在政治解决与军事解决间摇摆”。宋子文12月20日到西安后,经过实地调查和对时局的分析,认识到东北军、十七路军和红军已结成“三位一体”;这个“三位一体”精诚团结、坚强有力,企图对它进行分化瓦解或军事进攻都是徒劳的。到达西安后第二天,他在《日记》里写道:

“一、此次运动不仅系由张、杨二人所发动,而且亦得到全体官兵上下一致之支持。张杨至为团结,南京方面许多人计划并希望二人分裂,此不仅不可能,且充满严重危险。

二、张、杨与中共两方面军队联合一起,将成一令人生畏之集团,加之有利之地形,在目标一致之条件下,他们完全可以固守战场数月。

三、中共已毫无保留地将命运与张、杨维系在一起。”

宋子文认为,南京讨伐派的军事行动,不但不能救蒋脱险;相反,使“委员长(蒋介石)性命正处于危险之状态”。南京军队的进攻即或能得逞,西安联军“他们……若其遭受失败之打击,他们甚有可能挟持他(蒋)退往其山上要塞,甚或,他们可能变成一伙暴徒,并在暴徒心态下杀死他”。张学良曾“直言不讳”地告诉宋子文,事变后成立的领导机构“已经决定,若一旦发生大规模战事,为安全起见,他们将把委员长交给中共,这决非凭空之威胁”。

原来在政治解决与军事解决之间摇摆不定的宋子文,通过对各方力量的分析和“实地细量”,很快抛弃了依靠军事解决的念头,开始“坚信,拯救中国”也是营救蒋介石的“唯一之途,只能藉政治解决”。

经过宋子文对形势的透彻分析和对利害的指明,蒋介石的态度有了明显变化。张学良根据自身的体验说,自从宋子文见蒋后,蒋的态度“渐次通情达理”。蒋答应张:“允其军队开往绥远”;“召开大会讨论四项条件”;“改组陕西省政府,由杨虎城提名人选”。

宋子文12月21日返回南京,22日又匆匆飞来西安,同行者有宋美龄。几天来,蒋介石觉察到结束事变,他安全获释,“此事症结在于共产党”。当晚,蒋任命宋氏兄妹作为他的代表去会见此前他一直拒见的中共代表周恩来,并举行会谈。蒋提出的谈判条件是中共“(1)取消中华苏维埃政府。(2)取消红军名义。(3)放弃阶级斗争。(4)愿意服从委员长作为总司令的指挥”。蒋让宋氏兄妹告诉周恩来,他“一刻亦没忘记改组国民党之必要”;保证“三个月召集国民大会”;“如有必要,他可让蒋夫人签具一份保证:改组国民党后,如中共服从他,他对中共作出如下保证:“(1)国共联合。(2)抗日容共联俄。(3)他将给汉卿发表手令,收编红军,收编人数将视其拥有武器之精良度来决定。”

12月23日,根据蒋的安排,宋子文与张学良一起先会见周恩来,主要听取周阐述中共的方针政策。周批评国民党“在陕、甘地区”“屯兵50万围剿中共”,而派往抗日前线绥远的军队仅两个师还未参战。周恩来郑重表示:中共在其《致国民党书》中已同意放弃(赤色)宣传,原则上同意取消苏维埃政府及在中央政府的领导下作战。“若委员长同意抗日,中共可不要求参加改组后的政府。中共将为共同的事业而战。”至于红军改编后的人数,“不应仅限定在3000至5000人之间”,此前“陈立夫已经代表委员长同意,红军可拥有3万人”。中共要求“保留军事系统,此亦应不困难,因不管怎样,在委员长自己的系统外,已有如此其他军事系统”。周恩来还说,中共支持蒋介石抗日,并不是单纯地支持他个人,“而系出于民族之大义”。“他说,上述这些条件合情合理,与数月前向国民党方面所提条件完全一样,他们并未因西安事变而增加一丝筹码。”周恩来在发言中还揭露了南京当局内亲日派的阴谋活动,他说:“就在中共与张、杨诸人一起竭尽全力,以图结束西安事变事件时……南京有些要员正摆酒设宴,拉帮结派,准备夺权,企盼委员长永不返回。”

12月23日下午,张、杨和周恩来与宋子文会面,着重讨论了改组南京政府、驱逐亲日分子问题。张、杨、周极力劝说宋子文出来组阁或亲自掌握财政部;并酝酿讨论了外交部、军政部和海军部部长的人选问题。宋子文和宋美龄向蒋介石报告了会谈的结果,蒋答应:

“一、他将不再担任行政院院长,拟命孔博士担任。新内阁绝不会再有亲日派。

二、返回南京后,他将释放在上海被捕之七人。

三、1.设立西北行营主任,由张负责。

2.同意将中央军调离陕、甘。

3.中共军队应当易帜,改编为正规军某师之番号。

4.中日一旦爆发战争,所有军队一视同仁。

四、1.派蒋鼎文将军去命令中央军停止进军。

2.将与汉卿讨论双方共同撤军,在离开西安后,他将发表手令。”

蒋的上述表态,表明他已基本上接受了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条件。张、杨、周对蒋的上述态度表示满意。当晚,周恩来会见宋美龄,并与蒋介石寒暄了几句。蒋在当天日记里写道:“夜间十时许,妻带周来见。此时余实已睡觉。余与之握手。一别多年,未免生情……余仅曰:‘你如有事,可与汉卿详谈,余已属〔嘱〕其与你接洽也。’彼知余意,乃即道别而出。”

双方条件大体谈妥后,释蒋问题提上了议程。宋氏兄妹强烈要求12月25日(圣诞节)前使蒋回到南京。恰恰在这个问题上,西安内部出现了分歧。张学良主张,蒋既已表示接受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条件,就应立即无条件地放他走。杨虎城一直主张有条件地释蒋,他担心没相当保证,蒋回南京后难免不对事变发动者进行报复。张、杨的部下大都主张有条件释蒋。中共亦主张有条件释蒋。当时西安的城防主要由十七路军的部队掌控,杨的态度对蒋当时能否安全离陕至关重要。宋氏兄妹极力给张学良施加压力,督促他做杨虎城的工作。张学良在想方设法说服杨虎城的同时,又暗中谋划躲过杨,秘密将蒋宋夫妇二人送出西安脱险的方案。蒋、宋认为,此方案有损他们的威严与脸面,断然拒绝。宋氏兄妹认为“中共手中掌握着开启时局之钥匙。若其与我方达成一致,则我们就可以劝那些激烈及畏葸之徒”。宋子文竭力恳请周恩来帮助说服杨虎城,周“答应尽其所能”。宋在《西安事变日记》中说:“正是他最终说服了杨。”这个记载是否真实和准确,值得进一步研究。因为当时周恩来根据中共中央指示,坚持有条件释蒋,不同意当天无条件放蒋走。25日蒋走后三小时,周恩来、博古向中共中央书记处报告释蒋情况时说:“宋坚请我们信任他,他愿负全责去进行上述各项(指蒋、宋答应的条件——笔者注),要蒋、宋今日即走。张亦同意并愿亲自送蒋走。杨及我们对条件同意。我们只认为在走前须有一个政治文件表示,并不同意蒋今天走、张去。但通知未到张已亲送蒋、宋、宋飞往洛阳。”

在蒋离开西安返回南京的当天上午,经宋氏兄妹力促,周恩来与蒋介石会晤。蒋在当天日记里有简略记载,他对周表示:“若尔等以后不再破坏统一,且听命中央,完全受余统一指挥,则余不但不进剿,且与其他部队一视同仁。”“周答曰:‘红军必受蒋先生之指挥,而且拥护中央之统一,决不破坏。’”当天19时,周恩来、博古向陕北中央报告周、蒋会晤情况时说:“(乙)蒋已病,我见蒋,他表示:(子)停止剿共,联红抗日,统一中国,受他指挥。(丑)由宋、宋、张全权代表他与我解决一切(所谈如前)。(寅)他回南京后,我可直接去谈判。”

(《百年潮》授权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独家发布,请勿转载)

(责编:唐璐、张鑫)

推荐阅读

光辉一生

全党楷模

周恩来纪念场馆

国内纪念地 海外纪念地巴黎戈德弗鲁瓦大街 巴基斯坦周恩来路 巴黎花神咖啡馆 朝鲜咸兴周恩来铜像 德国柏林联邦大道 日本岚山诗碑 亚非会议纪念博物馆